寒假里,如何预习下一册数学?分三个层次

宝妈丽丽在修行 2025-01-13 21:59:15

01一个总前提

预习是肯定要做的,这不用说。

问题是:预习多少,如何预习。

我的建议是:整本书预习。

也就是说,下学期一整本书,利用寒假时间都预习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

解决“平时课业忙,没时间每一课都预习,而且孩子也容易忘”的问题;

孩子对下一册学什么,有一个整体感知,新学期开始后,便不会有慌乱感;

到开学可能会忘一部分,但课堂一讲又认识,给大脑刚刚好的刺激。

如此,提前的这一步:

节约了孩子的时间;

把陌生变得不那么陌生。

把下学期内容拉到了孩子的学习区——学起来,效率更高。

那具体如何做呢?

我们分层次来说说。

02普通孩子

普通孩子不要想那么多。

提前预习一下课本,做一些拓展阅读就行了。

在假期呢!

本来就不愿意多学,弄太多了,人仰马翻的。

具体可以这么做。

1 买一本下册的数学书。

买一本,要新的,很便宜。

跟着课本,家长给孩子讲讲,然后把书上的习题简单做几道。

确保孩子理解了课本概念,能简单应用就行了。

如果做太多,孩子肯能反感,而且上课时候也不认真听了。

如果你不会讲,也可以买一本教师用书。

上面会清楚地教你如何讲。

或者你买一本状元笔记。

(这样的书很多,我只是举个例子)

这里的每一个章节都有扫码看视频讲解。

陪着孩子看看。

2 买一些跟课本配套的拓展阅读。

看看课本上都有哪些数学概念,比如四年级下册有:图形、小数、数据分析、方程、观察物体。

然后,我们就可以买关于概率的、图形变化的、小数数理的、方程拓展的书籍。

这些我就不具体说了,你可以搜索一下。

有的书是套装、有的书是单本。

有的是漫画,有的是纯文字原理。

看孩子的阅读程度啦。

拓展阅读是课本延伸,等于:

让孩子把课本概念理解得更透彻一些;

也往外再走一步。

03学有余力

那就继续往前学呗。

学完四年级下册,再学五年级上册——

只要孩子乐意,可以继续往前。

小学数学概念并不多,主要是计算练习。

如果能够理解课本所说,不存在太大认知难度,完全可以早一点把小学的内容学完。

这样在学校就主要跟着老师练习,会很轻松。

而且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做阅读、理解更深的概念。

这样将来理解起中学、高中内容会轻松许多。

有很多孩子就是提前学了,越往后越轻松——但前提是孩子能够接受,不接受就算了。

这点对有些孩子来说的确是有益的。

而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属于一种负担。

你得看自己孩子处在哪个阶段。

眼看着他连个位数除法都搞不明白,你非讲3位数的……

04中学生

之前我分享过一种预习方法,叫检索式预习。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一定认知能力,自学能力的中学生。

小学生通常还达不到这个能力。

不过可以带着孩子试试。

如果能够掌握,是非常高效的。

这个学习方法在今后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

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可以到我的gzh上找找。

《翻了6本学习方法类书籍,找到两个大招,拿走不谢!》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

谢谢阅读,本文结束。

0 阅读:17
宝妈丽丽在修行

宝妈丽丽在修行

一个践行终身学习的逗比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