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速度快到飞起”的何同学,和抱怨“不想给好评”的何同学,这真的是一个人吗?
2019年,一句“5G到底有多快”让何同学火遍全网,视频里展示的飞速网络,让无数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你品,你细品,当时的何同学,简直是科技圈的希望之光,冉冉升起的新星啊!
可谁能想到,几年后的今天,他却因为一条关于网约车好评的微博,被网友喷到删帖?
这反差,是不是有点大了?
事情是这样的,4月11日晚上,何同学发了条微博,说自己以前打车,司机求好评,他都口头答应,但事后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呢,除非服务真的好到他心甘情愿,否则直接拒绝,还说这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锻炼方式。
结果,这条微博就像捅了马蜂窝,瞬间引爆了舆论。
有人说,何同学这行为太“作”了,没必要为了锻炼自己,为难网约车司机。
现在网约车司机也不容易,平台抽成高,竞争激烈,一个差评可能就影响收入。
而且,很多司机师傅是真的靠跑车养家糊口,咱就说,谁没个难处呢?
也有人觉得,何同学做得对,就该勇敢说“不”。
好评是应该给真正提供优质服务的司机,而不是被道德绑架。
再说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凭啥非得给好评?
这不就是突破舒适圈的表现吗?
更有人直接质疑,何同学自己也是个互联网博主,天天求点赞、求关注、求三连,和网约车司机求好评,有啥区别?
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
甚至有网友模仿何同学的语气,写了一段B站要“一键三连”的文字,狠狠地讽刺了他一把。
说白了,这场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打网约车该不该给好评”。
但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公众人物的言行边界、网约车行业的困境、以及我们对“讨好型人格”的误解。
先说说网约车行业吧,这几年,网约车平台发展迅猛,方便了大家出行,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平台为了提高效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司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扣分、降级,甚至封号。
为了保住饭碗,很多司机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好评。
乘客也面临着一些困扰。
有时候,明明服务不好,但碍于面子,或者害怕司机报复,不得不违心给好评。
好评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调查,很多网约车司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却非常微薄。
他们不仅要面对高额的平台抽成,还要承担油费、车辆损耗等各种成本。
一个差评,可能就让他们一天的辛苦白费。
咱就说,谁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一下,不好吗?
再来说说“讨好型人格”这个话题。
这几年,“讨好型人格”这个词特别火,好像谁都能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
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讨好型人格”的理解,都存在偏差。
真正的“讨好型人格”,是指那些过度在意他人感受,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的人。
他们害怕冲突,不敢表达真实想法,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但现在,很多人把“拒绝别人”当成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方式,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人设”。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正的成长,不是简单粗暴地拒绝别人,而是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期望,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何同学这次的言论,之所以会引发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拒绝好评”这件事,上升到了“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高度。
这让很多人觉得,他有点“矫情”,有点“傲慢”。
话说回来,何同学也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
但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言行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读。
在社交媒体上发言,还是要谨慎一些,考虑周全一些。
这已经不是何同学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了。
去年11月,他发布的《我用36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视频,就被网友质疑抄袭。
当时,有网友扒出,视频中的一些创意和技术,与国外一位设计师的作品高度相似。
虽然何同学后来多次道歉,并承认存在疏忽,但这件事还是给他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何同学能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
他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变成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科技博主,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他的视频制作精良,内容有趣,给很多人带来了知识和乐趣。
2020年,何同学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和对科技发展的看法。
这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但也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科技圈,像何同学这样因为言论引发争议的博主,并不少见。
有些博主为了流量,不惜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有些博主为了利益,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损害行业声誉。
这些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
咱就说,作为科技博主,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用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从“5G神话”到“网约车风波”,何同学的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但发声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众人物更应该如此,谨言慎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别人评价你的依据。
至于何同学这次的“网约车风波”,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给他上了一课,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更加成熟,更加谨慎,为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
又这场风波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
谁知道呢?
“下次打车,记得给司机师傅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