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重组,就是套现,借国企上位的浙江父子,忽悠了股民12年

成龙故事说社会 2024-10-29 16:16:43

【前言】 世间百态,资本市场总是充满戏剧性。2024年7月6日,申科股份实控人何全波突然宣布要拍卖17.13%的股份,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炸开了锅。这位曾经意气风发带领企业冲击A股的实控人,为何最终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离场?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事件回顾】 2012年,申科股份开启上市之路。何全波带领公司筹划IPO,画了一张又一张的大饼。2015年,公司终于成功上市,发行价19元,一下子就募集到3.14亿元。当时何全波拍着胸脯向投资者承诺,要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去。

可惜好景不长,这笔募集资金像是流入了无底洞。公司不是拿去还债,就是被股东占用,根本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经营中去。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市值一降再降,股民们望着不断缩水的账户,心都在滴血。

从2016年开始,何全波就像是得了“重组强迫症”,三天两头就喊着要重组转型。可每次重组都像是一场空欢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草草收场。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把公司的重要岗位都交给了亲信和儿子打理,自己却整天在外面“忙着融资”。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让公司内部治理混乱不堪。

八年时间,申科股份就像是一艘漏水的船,累计亏损高达1.47亿元。2018年,何全波的儿子空降董事会,俨然一副接班人的架势。可是这位“太子爷”显然不够格,仅仅三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被调离。这对父子的经营能力饱受质疑,而公司的困境却始终未能得到改善。

到了2024年,申科股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营收达不到3亿的目标,就可能会被戴上ST的帽子。在这种情况下,何全波选择了通过拍卖方式转让股份,这一举动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不少股民都在感叹,投资申科股份就像是在坐过山车。每次重组消息一出,股价就会暂时性上涨,可很快就会重回原点。这种“忽悠式”的资本运作,让不少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有意思的是,在这12年里,何全波玩起了“花式重组”。从2013年到2016年,公司连续多次重组失败。每次重组都会给投资者带来希望,可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反复的操作,让人不禁怀疑,重组是否真的是为了公司发展,还是另有所图。

到了2019年底,公司又一次宣布终止重组。这次的终止来得突然,让市场猝不及防。投资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年的重组计划,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戏法”。

【写在最后】 申科股份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市场课。它告诉我们,企业的成功不能靠画大饼,更不能依赖于反复的资本运作。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要以实干创新为本,以诚信经营为基。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与其相信天上掉馅饼的故事,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企业的基本面和治理结构。毕竟,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一夜暴富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用智慧和耐心去经营的战场。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

0 阅读:60

成龙故事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