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汽车圈最火的话题就是“惨烈的价格战”了,在东风和湖北省的联合补贴下,现金优惠最高9万,雪铁龙C6只要12!不但让无数网友高呼“去湖北抢车”,更是引发了一波席卷全国的惨烈的价格战。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品牌加入了战场,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补贴政策,价格战在车企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和网络舆论上全面开打。
这波价格战之所以会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12万的C6”起到了关键作用。“直降9万”、“12万的B级车”,这些说法都足够吸引眼球,很利于网络传播。但如果你真的想买,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吸引力也并没有那么大。
首先,因为销量实在太差,C6日常的优惠就很感人,降价5、6万轻轻松松。其次,12万多的C6共创版基本没车,真正能买到的主要是优惠后13.68万的舒适版,而这里又有一个奇葩的事,指导价贵了1万5的舒适版配置反而更低了,比12万多的版本少了前后排头部气帘、远近光大灯也从LED变成了卤素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12万的C6只是为了吸引关注,13万多的才是真正要卖的版本。但雪佛兰迈锐宝、别克君威早就优惠到了13万多了,这个价格其实不算特别有吸引力。
不过,12万的迈锐宝无人问津,12万的C6却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震撼行业的降价,不如说这次一次成功的营销。
另一款补贴力度最大的车型就是雪铁龙C3-XR,补贴5.6万,落地大约7万多。但这款三缸的小型SUV,就产品力来说,即便7万多落地,也算不上很超值。
站在风口上的C6、C3-XR都是如此,其它车型的实际优惠就更没有宣传的夸张了。比如补贴4万的天籁,补贴4万的标致508、补贴2万标致408,这些和目前市场上实际的优惠比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太多。
另外,参与补贴的车型很多都是销量很差的产品,比如CR-V的插混版,政企补贴合计6万,但这车补贴之前优惠都能到七八万,且即便如此销量依然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