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一战后,大顺政权迅速覆灭,只因李自成做错了这几件事

江舸 2023-11-24 20:58:22

明朝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引发各地起义军蜂起。

其中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在几年间不断壮大,最终达到百万人规模,并于崇祯十六年夺取北京城,逼得崇祯帝自杀,一个新的王朝似乎就要冉冉升起。

但不久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在山海关一战中遭受重创,他不得不放弃京畿地区,在后续的战斗中大顺政权完全不是清军的对手,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其陨落的速度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那么李自成究竟犯下了哪些错误,才让他将大好局势白白葬送呢?

激进的经济政策

虽然当时清军和大顺军之间的兵力差距极大,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靠着士兵的数量决定的。

想要让军队的人数优势转化成为战斗力,还要有可靠的后勤保障系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和武器装备。

而这恰恰是大顺军的软肋之一。

在起兵之初为了赢得更多百姓的支持,李自成喊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这令其军队规模迅速扩大,但也让李自成的军队无法从百姓处得到足够的物资。

虽然有些百姓主动拿出家中的存粮来支持义军,但明末百姓的生活本就十分困苦,这些自发募捐的物资对于人数众多的大顺军队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此李自成提出了通过收缴城镇库银,以及搜刮明宗室财产的方式来补充军需。

这在起义早期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这些财产也无力支持庞大的开销,这让义军的财政状况变得非常糟糕。

为了解决这一状况,在进入北京之前,李自成就要求部分士兵开始参与屯田生产,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限制,让这一措施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了让军队能够正常运转,李自成必须选择一条新的财政路线。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道路无非两条,即向百姓收税或者从地主阶级处获取钱财。

在深思熟虑之后李自成选择维持自己农民义军首领的本色,通过“追赃助饷”的方式补充军需。

他在进入北京城之后便开始从地主和前明官员处收集财物,这让李自成的军队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在山海关大败之后,李自成迅速放弃了北京及周边地区,这让其军队的财政收入陷入了困局。

除富庶的京城之外,其余地方地主阶级的财产不足以支持巨大的军费。

这让大顺军队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短缺,战斗力和士气变得非常低迷,自然不是清军的对手。

李自成太重视地方建设

有人在讨论大顺政权败亡原因的时候,强调了李自成及其领导团体流寇气息过重的问题。

认为李自成在取得战斗胜利之后,没能在控制区内建设起完善的统治体系,导致其始终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才被清军杀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然而事实上在进入北京之前,李自成对于地方建设就颇为重视。

前面我们提到大顺政权很早就开始尝试屯田生产,而这么做的前提就是对屯田周边地区的控制,以及政治体系的建立。

在部分南明官员的笔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顺政权的官员“单骑赴任”的记载。

这在当时被用来嘲笑大顺政权制度的不完善,但从中我们恰恰可以看到大顺政权在地方官人才储备上的巨大缺口。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李自成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应该是对行政区划做出了明确划分的。

这种思想就让他不得不将军队分配到各个地区进行管理,这让大顺军的调动和集中变得非常困难。

反观人数较少的清军,在入关之初就一直保持着集团军作战的方法,他们善于将优势兵力集中到一起。

这就可以在区域内形成对大顺军的军事优势,并按照这一方法将大顺据点逐个击破。

李自成对于官员整治的忽视

前面提到李自成在建立大顺政权之后,对于地方行政体系建设颇为用心,但农民军中具有管理经验和相应知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为了弥补这个空缺,李自成选择重用明朝降官。

这些官员一开始都希望在大顺政权中做出业绩,好分享开国之功,但随着大顺政权和地主士大夫阶级的关系不断恶化,这些明朝降官的心理也发生了转变。

他们中有不少人开始暗地里和南明弘光政权取得联系,希望能够逃离李自成的队伍。

这些官员与李自成的离心离德,使得大顺政权的统治体系产生了松动。

一些明朝降官去到地方任职之后,一心只想着逃亡南方的事情,根本无心政事,这让大顺政权变得千疮百孔。

其实在山海关之败后的几个月内,李自成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些人对于大顺政权而言是破坏力极强的隐患。

但为了维护统治体系,他又不得不依仗这些人,无奈之下他只得将河南等地的士绅全部迁往陕西,希望借此切断这些官员与地主的联系。

但这种做法只会让他们更想逃离,与此同时也破坏了大顺军队在河南、山西等地的名声。

与之相比,清军领袖多尔衮则选择积极与士大夫阶级合作,并对明朝降官持十分开放的态度。

只要他们前来投诚,都有机会获得丰厚的赏赐,这让大顺军中不少明朝官员有了小心思。

在日后大顺军和清军的战斗中,选择观望甚至直接投降,这也促成了李自成及其跟随者的覆灭。

写在最后

李自成大顺军的崩溃速度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笔者认为李自成对于农民义军本质的坚持是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

李自成的政策,大都和地主士大夫阶级的核心利益背道而驰,这让这一力量极大的团体迅速倒向清王朝,最终令大顺政权败亡。

但至少他没有背叛明朝的农民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称得上是英雄人物了。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论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刊登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0 阅读:10
江舸

江舸

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