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到底“碎片”了谁的人生?
地铁上、餐桌前、甚至睡前熄灯的那几分钟,短视频仿佛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说,短视频帮忙打发了无聊时间,而有人却觉得它悄悄“绑架”了我们的大脑。一个让人停不下来的滑动动作,真的只是消遣娱乐而已吗?
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想想:如果这种娱乐无休止地蔓延下去,它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日常、甚至拖累整个社会的发展?
短视频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永远精准猜中你想看什么。刚才刷到一个搞笑视频,接下来又是一段美食教程;昨天看了一眼健身卡路里计算,今天居然全是减脂食谱的推荐。所有的内容看似杂乱,却都击中了你的兴趣点,你刷得越多,这种“投喂”就越精准。
平台靠什么做到的?答案很简单,是算法。而算法的目的是让你多停留一分钟,就可能多看几个广告。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短视频平台的赚钱逻辑,却是建立在透支我们注意力的基础上。这个现象并非短视频独有。美国Netflix推出的自动“下一集播放”功能也有类似的争议,它让无数观众一集接一集地看剧,直到凌晨三点都舍不得睡觉。不只是视频内容勾人,而是平台通过技术牢牢抓住了你的时间。有人或许会反驳:“天天刷短视频也没见自己变笨啊!”
但问题在于,你得承认,碎片化的信息和短暂的关注并没有增加什么深度认知,反而让你的大脑越来越适应快节奏,变得浮躁。
如果成年人有点分辨能力,那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来说,短视频的影响就没那么“简单粗暴”了。一份教育部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些中学生每天玩短视频的时间超过2小时,这还只是统计“平均时间”。
再看看你家孩子下学回家后,是不是总抱着手机刷段子,连作业都得催着写?这种心理依赖直接转化为健康、学习上的负担,比如睡眠不足导致精神状态差,近视度数一年涨100度,对书本上的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等等。有个家长吐槽:“我们小时候偷偷打游戏被爸妈追着骂,现在孩子们看视频,我们倒成了小心翼翼的‘监工’。”但问题是,这次比起游戏,短视频的诱惑力更大,它占用的可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闲暇时间,还有他们的注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如果大脑长期暴露在视觉刺激但低含金量的信息中,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浅阅读”习惯,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孩子可能会感觉力不从心。就算短视频问题每天都有人喊破嗓子,治理起来却不简单。韩国曾在2000年初面对过一场类似的“危机”——网络游戏成瘾。当时韩国青少年沉迷于网游,甚至有人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导致健康恶化,极端情况还有人猝死在网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政府推出了“熔断”系统,规定未成年人在深夜无法登录游戏服务器。事实证明,这项政策的确降低了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象。
而国内,也有类似的尝试。例如广东东莞引入的“数字戒瘾中心”,用专业团队去帮助青少年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这算得上是国内在短视频治理方面迈出的新步子,尽管效果还在检验中,但起码说明问题已经引起关注。然而,这些措施到底是为“果”买单(解决已经成瘾的问题),还是能对“因”下手(从根源上防止成瘾现象),现实中显然还有很大距离。
短视频的算法看似善解人意,但久而久之可能让每个人进入“信息茧房”——一种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却很难接触到新观点的状态。美国大选期间,社交媒体就曾因人为放大某些极端言论、迎合用户偏好而被指责加剧了社会分裂。这说明问题不仅在于算法“筛掉”了异见,更在于用户长时间沉浸在这种生态中,会习惯性忽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短视频也存在类似的风险。每天刷到的内容大同小异,我们会不自觉地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就是“全貌”。长此以往,这种单一化的信息输入会让人们的认知宽度变窄,激化不同群体间的观点对立。你会发现,社会上那些吵得不可开交的争论中,很多时候都源于双方无法理解对方的立场,而这其中,算法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或许问题的根源不在短视频本身,而在于它背后的科技逻辑。短视频不是让我们变笨了,而是让我们比以前更容易满足于碎片化、浅层次的内容。我们享受被投喂的过程,却渐渐失去了主动选择的空间。
平台不能只顾制造沉迷,说白了,这和做生意也得讲究个“良心价”是一个道理。
当然,解决问题靠呼吁用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部门应该像治理网络游戏一样,出台明确的规则,比如限制未成年人观看时间,要求平台优化算法更多引导深度思考的内容。在这一点上,韩国模式和本土试点的经验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教育机构和家庭也要承担起指导责任,树立合理的媒介使用观念。毕竟,把守住下一代的心智健康,比争流量更值得投入。
刷短视频没错,但别让这个“小乐子”,毁了你对“大生活”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