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的信息显示,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1月零售处于历史低位,环比增速降幅31.9%也是仅次于2023年1月的41%降幅。
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1.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9个百分点,但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也已经出现多个月的环比下滑。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60.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而在市场份额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达到了72%,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只有2.1%。

从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上来看,吉利汽车首次超越比亚迪,以24万辆的成绩登顶第一,销量同比大增28.2%,市场份额则为13.4%,吉利也称为继比亚迪之后,第二家月度销量超过20万辆的自主品牌车企,吉利更是1月份唯一一家销量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增长的车企。 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吉利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上都有相当能打的产品,1月吉利星愿、星越、博越、星瑞、帝豪、星舰7等多款车型销量都超过了2万辆,年底刚刚发布的EM-i技术也得到了用户层面的普遍认可,随着新技术搭载的产品扎堆上市,吉利的市场后劲不容小觑。

比亚迪1月零售销量为20万辆,同比下滑了3.2%,市场份额为11.2%,从销量结构上看,宋销量超过了8万辆,海鸥销量也达到了4万辆,海豹06销量超过了2万辆,秦销量也超过了2万辆,但不可忽略的是,比亚迪高峰期月销超过2万辆的车系就多达8个。

不过比亚迪也在开年就有了行动,全系搭载天神之眼的智驾车型也会快速的开启交付,都说2025年是“智驾得天下”,入门家用车高价智驾“零配置率”也已经被比亚迪彻底改写,比亚迪接下来在销量上重新登顶不难,值得关注的是这波智驾技术的“护城河”能维持多久。
一汽-大众已经被挤到了老三的位置,13.7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下滑了15.4%,第四名长安汽车与其销量差距也仅有一万多辆。具体到车型上,速腾还能够维持2万辆以上的销量,迈腾、探岳虽然还是主销车型,但距离之前的销量高峰还有不小的差距。按照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缺少新能源车型的助力,一汽-大众想守住目前的市场地位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长安和奇瑞都是国内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既有能打的燃油车,例如CS75月销超过了3万辆,瑞虎7和捷途X70月销都超过了2万辆;又都在新能源领域有着丰富的产品、技术储备和积累,守住目前的市场地位和份额都不是难事。长安也抢在比亚迪之前打响了“智驾平权”的第一枪,10万级产品就开始搭载激光雷达,智驾的赋能也成了今年长安最大的看点。
在日系车企阵营中,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也进入到了零售销量前十的榜单中,靠着“以价换量”,丰田也是日系品牌中唯一还能守住自身市场地位的了,毕竟丰田多年积累下来的省油、可靠、舒适的口碑,还是有不少拥趸的。而在电动化产品上,两家丰田合资车企也都将引入国内头部供应商,提供了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等主流配置,不过想要改变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认知,还有很长的路要去闯。

1月新势力零售份额20.8%,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不过新势力也普遍遭遇了销量的环比大幅下滑,行业淘汰赛还在继续。

小鹏汽车1月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了268%,环比下跌了17.29%,这也是头部新势力中环比下跌最少的品牌了。小鹏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万台,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1万台,累计交付超6万台;小鹏P7+上市2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万台。这也让小鹏时隔30个月后,重新站稳新势力销量第一,主打性价比之后,小鹏可以说成功的从“ICU”进入了“KTV”。
理想汽车1月交付29927辆,环比下滑48.85%,L6仍旧是目前理想销量的中坚产品,不过随着市场上主打家庭的SUV产品越来越多,大家也都寄希望于“成为理想,超越理想”,理想汽车现有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着实不小。
鸿蒙智行1月份交付量为34987辆,其中问界M9系列交付12483台,问界M7系列交付8443台,智界R7交付11420台,享界S9系列交付643台。

小米汽车1月交付量再次超过了2万辆,已经连续4个月交付超过2万辆,凭借一款车型就成功跻身行业头部,小米的品牌号召力还是行业独一份的存在。2025年随着小米YU7的发布,小米全年交付目标也达到了30万辆,能影响小米交付量的可能只有产能问题。

蔚来1月新车交付只有13863辆,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台。这样的成绩让不少人觉得蔚来又陷入了去年年中时候的窘境,换电和租电的优势怎么赋能销量,是蔚来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4年车市中最大的黑马——零跑汽车,1月交付25170辆,同比增长翻倍。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汽车宣布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车企。
按照乘联会的预测,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单纯的“卷价格”消费者可能已经不那么敏感了,毕竟目前产品价格的“水分”也没有多少车企挤得动了,“卷价值”就成为了车企新的竞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