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歼-20是否应该加装航炮的话题引起那么激烈的反应。归纳起来,反对的意见大体有:
1、歼-20根本不需要格斗2、为什么要用歼-20去打无人机
关于格斗,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无疑是“你格斗,是因为你傻”。性命交关的事,谁都不会犯傻。格斗是因为没有办法,或者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歼-20需要格斗吗?不管需要还是不需要,歼-20的机动性甚至超过“侧卫”系,肯定不是为了“空中压马路”。至少在公开文献里,杨伟总师似乎从来没有澄清过他那句话的真实含义,引用的人也从未给出完整的上下文,使人对杨伟的真实含义产生疑惑。在很多方面,歼-20是对标F-22的,但F-22是有航炮的,F-35A也有航炮,F-35B和C为了避免进一步超重,取消了固定航炮,但能挂载航炮吊舱。歼-20是否有挂载航炮吊舱的能力,至少公开报道里没有看到过。闭源的消息的事情咱们就不知道了,有准头的本来就不应该乱说,敢乱说的多半没有准头。歼-20使用AL-31发动机时,推力不足,为了减重而尽量保持性能,取消航炮,这能接受。涡扇10的推力也没有增加多少。涡扇15的推力大大增加,减重的压力应该不再存在,有条件了。具体的装法,只要在设计上预留空间,F-22、F-35A都是可以比照的先例,用不着重新发明轮子。
肯定会有人说,美国又不是标准,凭什么美国隐身战斗机有航炮,中国也必须有?说得当然没错,应该从是否有用出发。那航炮对歼-20是否有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不再重复:
有说法歼-20因为机动性超群,是最适合航炮空战的战斗机,但歼-20没有航炮。这不是无意中忽略的,而是有意为之。
据说杨伟说过,谁格斗谁傻。但歼-20的设计是非常强调格斗的,否则也不会特意安排专用于格斗弹的侧弹仓了。
从现有图片来看,歼-20两侧的侧弹仓各带一枚格斗弹。也就是说,一次格斗交战可能就用完了。
现代空战确实是以一次交战为主,但这也是基于冷战后美国空军与二流甚至三流空军交战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没有再次面对大国冲突,这是福音,但也容易使人忘记大国冲突具有本质的无上限特点,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物可能都要重新考虑。
比如说,现在无人机大行其道,但这是基于低对抗环境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都畅通无阻。但大国对抗中,这些就靠不住了。美国DARPA在积极研究用超高空、超长航时无人机作为中继通信基站和导航服务。这才是着眼大国冲突。
就战斗机空战而言,隐身是最大的变数。在理论上,隐身战斗机可以在隐蔽中发动偷袭,对手意识到正在遭受空空导弹攻击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已经在导弹的必杀区了。
但必杀区只是针对对手单靠机动试图摆脱导弹的情况,如果对手有办法用主动对抗,必杀区就不必杀了。
主动对抗在现在主要还是软对抗,也就是干扰弹、干扰机。据说苏霍伊在卖给中国苏-30MKK的时候,夸口要是机载干扰系统失败、飞机被击落,苏霍伊会赔一架。谁都不会对此当真,再说乌克兰战场也说明苏霍伊的夸口也只是夸口而已。但干扰机在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大,干扰效果也越来越好。
干扰机的问题在于效果不明。直到导弹确凿无疑地飞向无关方向,谁都说不准干扰是不是成功。
硬杀伤就直接得多。
直接用高能激光是最容易想到的硬杀伤。硬杀伤反导弹有一个好处:导弹是对着战斗机飞过来,距离越近,激光的功率密度越高。实际上,功率密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或者说,距离减半,功率密度提高到4倍。这对激光硬杀伤是有利的。
距离越近,瞄准也越容易、越精确。
但激光硬杀伤还是“再要5年”。
激光致盲就门槛低多了,这对红外制导导弹特别有效,美国“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和KC-46加油机都安装了激光致盲系统。微波致盲则对雷达制导导弹特别有效,也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同样,激光致盲和微波致盲也是距离越近,效果越强。
如果能有效致盲,空空导弹越接近目标,越有可能成为烧火棍。
另外,微型反导弹也在积极发展中。这些微型反导弹实际上就是专用的反导空空导弹,全向发射和机动性要求很高,但射程和威力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做到很轻小,比如不到1米长、20-30公斤样子,战斗机可以携带不少。这不是科幻,《航空周刊》几年前就报道,雷锡恩正在悄悄研制。
在这些主动反制手段的拦截下,空空导弹一击夺命可能越来越不可靠。
这是双向的,美国在研制,中国也在研制。然后双方的隐身被识破,进入近距格斗。F-35A尽管笨重,倒是还有一门25毫米机内航炮。歼-20怎么吧?要是导弹打光都没有把对手击落,自己的速度和机动性容许抢占有利发射位置,然而手无寸铁,难道只能逃跑、来日再战?这太窝囊了。
军事技术在高速发展,很多传统武器淡出,但未必彻底消失。特种部队早就不以手枪和匕首作为主要武器了,坦克手根本就不应该用手枪或者冲锋枪战斗,但特种部队还是会带上手枪和匕首,坦克手还是会带上手枪甚至冲锋枪。战斗机航炮的作用也相仿,不会作为主要武器,但还是需要有。
歼-20如此,歼-35也如此。
现有歼-20要加装航炮可能不行了,只能在必要时带上航炮吊舱。隐身会受损失,阻力会增大,并不是好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美国F-35B和C也只有航炮吊舱的选择,只有F-35A有机内航炮。
歼-20的发展肯定不会到此为止,后续改进或许应该考虑加装航炮。技术上要求不需要太高,不需要太多炮弹,像歼-11那样就足够了。
这里的讨论肯定不全面,欢迎添砖加瓦。最关键的是,飞行员在空中需要有选择,航炮就是这样的选择之一。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也是选择,但在技术上不成熟。歼-20的雷达再厉害,用作微波武器还是功率不够的。微波功率也是最终从发动机里出来的,这样的高耗电对飞机的影响可能还不如加装一门航炮、带几发炮弹了。在“有得选”的问题上,歼-20比歼-35的选择多,歼-20还有近程空空导弹,歼-35只有中程空空导弹。说起来,只有中程空空导弹而且没有航炮的歼-35到底需要多少机动性、机动性用来干什么,还真是个问题。总的来说,歼-20不会主动进入格斗,但有进入格斗和战而胜之的能力,只是这完全建立在两枚近程空空导弹的基础上。从战斗机对战斗机的空战来说,这足够了,谁也不期望现代空战还有机海对殴的场面。但反无人机不是格斗,只是在近距离而已。航炮火控早就超过只能同高度后半球进入、手动瞄准的时代了。现代火控可以精确计算从发射到命中的整个空中弹迹,包括机动飞行中的弹迹散布和弯曲。只要预计的“火鞭”与目标交汇,就能准确击中。在某种意义上,导弹与炮弹的差别在于离架/出膛后,导弹还可继续修正瞄准的方向,但炮弹的提前量不再修正。这一点对打低速低机动缺乏主动对抗能力的大型无人机(包括大型巡飞弹)有利。战斗机与战斗机的空战格斗具有双方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无人机没有,至少在很长时间里低成本无人机做不到,所以目标轨迹高度可预测。作为比照,南非石茶隼武直要求航炮能在机动飞行中单发精确击中地面的工事,战斗机航炮的火控可想而知。致于无人机带空空导弹,这在很多时候是个噱头。空空导弹不是能挂载就管用的,需要机载雷达(或者红外光电)、火控系统的指挥,否则就是一坨铁。靠导弹自己的导引头搜索、锁定,那是半盲的,距离近,视界小,易错失目标。有引导情况下锁定目标和无引导情况下搜索目标时完全不同的挑战。有多少低成本无人机自带空战级雷达和火控?接下来就是是否需要歼-20打无人机的问题了。歼-20无疑是高端的隐身战斗机,但歼-20首先是战斗机,就需要干战斗机的活儿。对于歼-20的作用,存在一个说法:歼-20是踹门用的。什么是踹门?这是打破敌人的空中防御体系,换句话说,攻势制空(对应美军的是F-22和开始的F15C)(OCA),更加确切地说,是攻势制空的第一阶段。
攻势制空包括到敌人的空域主动寻歼敌人的空中力量,确保天空为我所用,而不为敌所用。这包括消灭敌人的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预警机,对,还有无人机(包括较大的巡飞弹)。攻势制空的特点是全时、全空域、通吃。在第一阶段,寻歼和游猎为主,到持续阶段,主要就是空战巡逻了。目的是在敌人空中力量还没有组织起攻势的时候就干掉,同时保障自己的空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执行打击任务。隐身、超巡、超机动、长航时将使得歼-20作为整个攻势制空作战的主力,而不只是第一阶段。在达成攻势制空的时候,遇到大群易打目标飞来,放过去,让防空拦截去处理,只是一句“火鸡来了,我太金贵,先蹓跶着,你们上”,恐怕歼-20飞行员自己都要鄙视自己。至少也要力尽所能先削弱一批,自己也会不愿意放过那么好打的靶子。不错,乌克兰米格-29飞行员在用航炮拦截俄罗斯巡飞弹时,有被弹片和残骸击中的先例,那是火控落后和训练不足的问题。在战争之前,巡飞弹根本不是个事,乌克兰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本来也就是一般般,乌克兰米格-29的火控更是40年前的水平了。
其实攻势制空还包括防空压制(SEAD),但这里不扯远了。攻势制空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奢侈”,但歼-20使得攻势制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美国和北约正在面临未来与中俄作战时不再能依赖攻势制空的困难。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然而,“为什么不用歼-10、歼-16去打无人机,非要用歼-20”还是防空拦截(DCA)的思路,等敌情发生了,大敌临头了,再出动拦截。歼-10、歼-16当然可以用来拦截无人机,但在敌人空中力量没有成为死老虎之前,这些不是攻势制空的主力。即使在攻势制空的时代,防空拦截依然是要的,但这也是二线的。再则,歼-20在今天是金贵的高端战斗机,有一天,歼-10、歼-16退役了,六代机上线了,歼-20也会成为“老家伙”,那时歼-20是打无人机呢,还是不打?无人机会不断发展,但绝不会淡出。致于用无人机反无人机,这当然也是对的。问题是无人机反无人机有几条思路:1、无人战斗机2、无人僚机无人战斗机是独立作战的,像防空战斗机一样出动。这肯定要有,但还是跳不出防空的思路。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这里也是一样的,太被动了。无人战斗机用于攻势制空还遥远了一点,空中战场太复杂,在可预见的将来,攻势制空的中坚依然是有人战斗机。歼-20S是双座的,但把这看作只是带无人僚机作战的飞机,那就格局小了。无人僚机是与有人战斗机配合作战的,但无人僚机与其说是方向,不如说是迷思。无人僚机要跟上有人长机,速度、机动性、航程的要求低不了,还要与有人长机无缝互动,成本也就上去了,不可能做到低成本,有违初衷;要低成本,只能亚音速、低机动性、半隐身,那样使用时只能早早“撒”出去,提前占位,等待与有人长机的汇合,但这些“炮灰机”用于ISR有余,用于战斗不足,还可能早早暴露了行动。美国空军的无人僚机在通用原子Gambit和安杜莱尔的“暴怒”之间竞争,都是亚音速、低机动、半隐身的,打无人机是够了,但打无人机只是无人僚机的副业。中国攻击-11走更加高大上的路线,但那是以对地攻击为主了。简单地说,用无人机反无人机必须下大力气,但在攻势制空阶段就消除无人机威胁,这是歼-20的职责之一。用大量微型空空导弹打无人机是好思路,但在歼-20上如何携带和发射的问题需要解决。侧弹舱里会挤占现有的近程空空导弹,这是用来和敌人战斗机格斗的,不能挤占;主弹舱里挤占中程空空导弹的位置可能也有问题,毕竟这是歼-20的主要空战武器。为了打无人机,加装武器的话,飞行员没意见,要是要减少现有武器的携带,恐怕飞行员会不乐意。可能更加适合传统战斗机翼下多联装挂架携带和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