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纯文学渣,最后100天再提分118。
六个月共提分186,从419进步到605,
拿下梦想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总有人不以为然,100天还能做什么呢?
高三就剩这点时间了,你还想怎么翻身呢?
因为在普高即使完整一轮复习结束后,班上的优等生普通生差生仍旧泾渭分明。好像大部分人的进步都是微小的,好像能保持原有的成绩就已经用尽全力。
而一模483的我,也不过是勉强挤进普通生的行列。这个成绩,二本是我能展望的最好结果。
那时我的确焦虑过,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
每一天满满当当的计划表日夜不息催着我快一点再快一点:
每天只敢睡五六个小时,背书背到头晕眼花摔到在教室里,因为总是在零碎时间分心背单词背文言文背政治背历史,身上隔三差五就要磕碰出淤青。
连巧克力的苦都不爱尝的我,水杯里再也少不了浓茶和咖啡来提神,每次喝完再用湿纸巾擦把脸,继续面无表情地刷卷子。
给自己改卷子的时候,面对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叉,紧紧咬着牙瞪着眼,心里崩溃地没有边缘。好几次没忍住跑到厕所去干呕,好像要把所有痛苦委屈都吐出来。
深夜奋笔疾书的时候,安静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恍惚中感觉越跳越快。我那时甚至分心了几秒钟想:你起码等我写完今天的作业再爆炸。
……
我付出了这么多,也只配这样的结果吗?
“一模的分数和高考的成绩不会相差太多了。”
“一模基本就定型了。”
所谓的一模决定论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老师教训的,同学间传扬的,环绕在身边,钻进大脑里好像会去不去。
好像所有人都在劝你,认清现实吧,你就不是那块料子,就走到这里吧,不要妄想改变了,等日子吧。
而我就是不信邪,用尽了这100天的每一分每一秒,耗死无数脑细胞换来了118分。
我就是要证明给所有人看,最后100天才是翻身的机会!
如果一模定高考,为什么还要有最后100天折磨我们?
还要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焦虑中二模三模甚至四模?
一模前我靠自己用80天拿到了64分,一模后还有100天,怎么就没有机会了?我既然不需要仰仗这些冷言冷语、阴阳怪气的人,我又何必听他胡言乱我道心?
想通这个问题之后,很久我都不再听周遭人的各种论调。其实不是吗?不管他们努力还是放弃,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对高考又有什么影响呢?
而事实证明到最后的高考,一模考好的也会不理想,一模二本选手的我也能翻身进211。重点班的好学生会翻车,普通班反而出了好几个凌云者。
所以啊,万事不到最后不要轻易下定论。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我自燃烧不灭的一腔火焰,我自生长不屈的一双翅膀,你愿意仰望我,再好不过!
在此与所有不屈的你共勉。
同时针对100天时如何补基础问题,分析两点实用步骤:
1.
首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差在哪里?是偏科严重?还是各科都差?
比如我当初三大主科最差就是数学和英语,语文稍微好一点。历史地理政治基本都在50分左右,差的比较平均。
另外影响我成绩的还有考试心态,平时我焦虑的比较少,但是考试心态不是很稳。
2.
然后想清楚怎么补,先补哪里?
又以数学为例,70%的基础题,起码110分是基础分。所谓的基础分就是拿下基础题就能拿的分,补这一块是最快最见效的。不用犹豫回到课本去,或者任意辅导书、网课,去找基础课程的内容。
而语文和英语都是需要积累的,英语要靠我把单词抓上来。如果现在觉得时间太紧背3500词太难,那么就去抓高频词,这个网上辅导书上很多,主动去找。
地理需要的技巧比较多,毕竟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保持大题量+反诉思考,保持题感。
历史需要背背背,历史事件和历史脉络,可以自己构建这个结构,没时间就直接去找现成的,再针对题型刷一定题目。
政治和历史类似但是更枯燥,需要更大的耐心,背基础知识点+针对题型刷一定题目。
我可以用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从419提分到605,离不开对基础的夯实,才能在后面有机会再拔高。
目前成绩还在三四百分左右的同学,一定要回头把基础打牢,拿到这些基础分,你才有机会赢!
用百分之两百努力,拿到你想要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