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生命希望·爱暖归途”2025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沈阳西郊卧龙墓园隆重举行。活动在墓园辽宁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为24位捐献者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公益安葬仪式。
人体器官捐献是生命与希望的接力,是人间大爱的永恒礼赞。本次活动旨在缅怀纪念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先行者们,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倡导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组织)的社会新风尚。
人体器官捐献是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赋予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
生命延续:十四载大爱征程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突破705万,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8万余例、遗体捐献6.3万余例、角膜捐献11万余片。这些无私奉献挽救了17万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为10万余人带来光明,更为医学教学科研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全国已建成280余处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每年清明节期间,各地红十字会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
生命礼赞:以诗寄情致敬大爱春归大地,生命长歌。纪念园内鲜花簇拥、翠柏含肃。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健委等单位的指导下,来自辽宁省红十字会、中国医科大学的代表与捐献者家属、志愿者共同缅怀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生命。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以深情朗诵《生命的礼物》表达对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并庄严宣誓: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必将永葆初心,以医者仁心守护生命之光。
生命永续:大爱无声铸就永恒“大爱无言,奉献无声”是器官捐献者的真实写照。他们以生命延续生命,将绝望化为希望,用最无私的方式诠释了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此次安葬的24位捐献者,用行动践行了大爱无疆、生命永续的人间至善。
青山肃立,草木含悲。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向生态安葬的捐献者及所有奉献者敬献鲜花,寄托无限追思。他们的躯体虽逝,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在这片镌刻大爱的土地上,沈阳西郊卧龙墓园作为国有墓园,始终以公益之心守护生命的尊严。自2014年“爱之翼”纪念广场建成以来,这里累计免费安葬了170位器官捐献者,用十一年的庄重仪式让无私精神生生不息。
这里同步开展的生态葬惠民行动创新推行“三维一体”绿色安葬模式,以花坛葬寄情芳菲、草坪葬托身青坪、水葬归融碧波等免费生态葬式,构建起生命与自然对话的永恒诗篇。
沈阳西郊卧龙墓园,深藏于大潘镇马贝村腹地,是民政部门正式批准的国有墓园。这里东接城市动脉,西邻青铜时代东周马贝遗址,千年文明与当代追思在此对话。
作为沈阳人寄托思念的安息之地,这里不仅以优越位置、厚重历史、暖心服务和持续公益活动守护生命尊严,更用浸润着人文关怀的守护方式,让承载千年福地传承的故土,化作一座镌刻城市记忆的生命港湾。西郊卧龙墓园,以公益之心、匠心之魂、服务之诚,在繁华与千年古迹间筑起生命的丰碑——这里安眠的每一位捐献者,都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城市的温度。
▶服务热线:024-89892156、89892193
▶地址:铁西区大潘镇马贝村
指尖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