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成构建知识脉络的学习习惯
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考生真正的要学好数学,考好数学,拿到高分,那么就必须学会建立起知识脉络,只有建立好知识脉络才能学好数学,高考的难易系数是5:3:2,有的地方难易程度比是6:3:1 第一档是基础题,第二档是中档题,第三档是难题,重要提示,难题并非真的难,是解题过程需要3个及其以上的知识点才能解答出来,一套试卷,考生助手,里面就有很多研究中档题和难题,可以打开考生的解题思路。
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点那么简单,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
第一: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比如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与式、不等式和方程(组)、函数、统计与概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相关知识内容。
方法:做好课本上的课后习题,当天不会的当天解决。
第二:逐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脉络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方面的联系,这样也就是解决中档题和难题的基础,这些题在高考中从17题开始。
方法:不管你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重点研究17题以及之后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贯插到好多的知识点,有时一道题能打通你是知识点网络。这方法适合成绩中档和好的考生用。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知识点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更要理解其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同时,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你的知识库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稳固,系统更加合理,而不会出现知识混乱的局面。
重要提示:上面说到的新知识是指两种。
第一种:是上的新课,新知识点。
方法:上面提到过,做好课后练习,及时解决模糊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种:之前学过的知识点,但是忘记了或者是一直都是自己的弱点,这样的知识点我们称为盲区知识点,这样的知识点对于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非常重要,只要这些知识点打通,数学很容易考到120分到140分。
方法:我们通常用看病法在找到这些新知识点,找到了病因就是我们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后,再对症下药,翻开相应的知识点深入地弄懂,大家可以去找名校内部用的235考生助手这套试卷来扫描盲区知识点,衡水中学,长郡中学等名校学生每年都用,学生用后成绩就很明显提升,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来用,如果没有找到也可以类似的也可以,一定要去扫描盲区知识点。知识点有盲区不只影响难题还影响的中档题的解答,因为在做一道题的时,如果要用到某一个知识点才能往下做题时,这知识点恰好是你的盲区知识点,那么就将失去很多的分数。
我们来分析你的分是怎么失去的,以下是细分:
选择题1-12题一共60分(包括了多选)。6题7题8题就有点难度了。再其次就是11题12题有点难度。这里考生就会丢25分,当然其他题目要保证你没有知识点盲区才只丢25分,不然更多。
填空题13-16题一共20分。第13题比较基础,这几年高考来看主要偏向于考表格的题,第15题稍微有一点难度,但是还不算难,主要还是单知识点考察,这个单知识点还是很典型的有点难度。第16题就会考察到多个知识点啦。这里会丢10分。
解答题17到22题一共70分。一般的学生运气好可以做第17题,中等学生可以做17、18题,从19题开始就一点难度了,会考察到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知识点,中档学生19到21题基础还算可以的可以做第一问,但是后面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题,如果知识点有盲区,那么就根本解决不了这些分,这样下来会丢35分左右。你可以算一下你能拿多少分。
拿到考试助手的考生重点研究上面说的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往年一些中考或高考落榜生,并不是因为智力不够,更不是因为学习不够努力,而是输在了有盲区知识点导致考到的知识点重复重复的错,考生要一次性做到位,提高效率,错过的知识点不要再错第二次,才能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