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辈子拼命杀敌,才混到16级的大良造,嫪毐靠“伺候太后”,直接封了20级的列侯。这公平吗?
战国时期,秦国搞了个军功爵位制,简单来说就是靠战场上砍人头换爵位,斩首越多,爵位越高。
这个制度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激励百姓当兵打仗,为国家拼命。而秦国的爵位分20级,从最低的“公士”到最高的“彻侯”(列侯),普通人得靠血汗甚至命去换。
而偏偏,秦国又有个“亲封爵”的传统,靠皇亲国戚、外戚,甚至单纯靠讨君王欢心,也能拿到高爵位。这就让人唏嘘。
白起、嫪毐这两人的对比,正好是这套制度的两面镜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军功封爵,白起的“天花板”太低
白起是秦国军功爵位制的代言人,战功赫赫。
伊阙之战,他全歼韩魏联军24万,直接升了6级,一跃成为16级的大良造;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更是让秦国吞下整个江汉平原。秦国的爵位越往上越难升。
大良造以上的爵位,大多是留给宰相、权臣的,和军功无关。白起虽然被封了“武安君”,但这只是个荣誉称号,不是真正的爵位。
他真正的天花板就是大良造,再多的战功也无法突破。说白了,白起是被制度框死的,他的才华局限在战场上,没法踏足朝堂。
而秦国需要他一直带兵打仗,升爵太高反而不利于控制。
2. 亲封爵,嫪毐的“捷径”太简单
嫪毐是什么人?从史书记载来看,他是赵姬的“宠臣”,甚至被传为“假宦官”。
吕不韦为了摆脱太后赵姬的纠缠,把嫪毐推荐给她。嫪毐凭借“特殊才能”,深得赵姬宠爱,还为她生了两个儿子。
赵姬临朝称制时,直接封他为“长信侯”,赋予实打实的封地和权力。嫪毐既没军功,也没谋略,他唯一的“功劳”就是侍奉太后。
说白了,他的封爵是靠裙带关系,用现代话讲,就是“走后门”。这种亲封爵的存在,正好戳破了秦国军功爵位制的公平假象——普通人用命换来的东西,有些人靠关系就能轻松拿到。
3. 君王好恶,决定了封爵的“潜规则”
白起和嫪毐的待遇差别,本质上反映了秦国封爵的潜规则爵位的分配,不是单靠规章制度,而是看君王和权臣的喜好。白起虽然战功显赫,但他是个纯粹的将军,没法讨好秦昭襄王,更何况后来他和范雎闹翻,直接被逼自杀。
而嫪毐就不一样了,他背后有赵姬和吕不韦撑腰,封爵的事根本没人敢反对。制度是死的,人心是活的。
在秦国,军功爵位制只适用于普通人,而权臣和亲信另有一套操作规则。
白起和嫪毐的命运对比,让人不得不感叹制度再好,也难免被人情和权力所左右。
白起靠杀敌无数,换来的却是制度的桎梏;嫪毐靠讨好太后,轻松坐上了列侯的宝座。这是秦国的现实,也是人性的缩影。
九幽冥空霸
嫪毐转轮王汗珠子摔八瓣换来的
用户18xxx98
在秦国的整个历史上,就是秦王的亲儿子,有几个封了侯?哪怕是权倾朝野的魏冉,也是先立军功再靠裙带关系才封的穰侯,嫪毐比魏冉又如何?秦人无底线破坏商鞅的法治,就不要怪自己二世而亡!人心更易,实殊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