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一位县直公务员很苦恼,他很想写好材料,可是苦恼于没有师傅带,他说:
“本人男,河北廊坊人,今年25岁,天津某211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两年前上岸河北某县直部门办公室,工作两年多了,性格偏外向,工作热情高,然而工作中,却郁郁不得志。
目前科室4人,1名主任,3个男科员。这三个男科员,一名是老笔杆子,一名是办会的,一名就是我,打杂的。
目前有三个问题:
一是感觉在办公室内得不到主任重视,接触不到办会及相关核心材料的书写,感觉被边缘化。
二是自己想写一点材料吧,但又没人带,不知道如何去写。
三是我的同事“老笔杆子”,他经常在背后说我写文不行,不应该放在办公室。
我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对写,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我在办公室一直处在打杂的角色,我总觉得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目前的情绪是压抑和困顿。
有没有体制内的大佬,可以帮我解解惑?”
......
看了这位河北公务员的描述,我对他说:
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理由:
一、不要介意暂时的没材料可写,这才是你最开心的日子想当年,我这个理工男,是多么的不情愿写文章,那一会,幸好有一位老大哥顶在我前面,很多核心材料都是他操刀。
刚开始,我也没材料可写。可是回想起来,没材料可写的那段日子,才是最开心、最没压力的日子。
后来,我那位老大哥调走了,我这位理工男,居然被赶鸭子上架,挑起了单位的笔杆子的重担。
于是,各种不适、压力、焦虑从四面八方而来。当时,我的身心,是很不愉悦的。
可是,还得硬着头皮干呀!
这时,只能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练一练?对的,有老大哥顶在前面,自己也不应该放松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自己给自己加点码。
二、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当我挑起笔时,才发现,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素材的积累。
这些素材,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你压根写不出任何好文章。
我举一个例子。
你在县直部门办公室,领导当晚让你写一篇近三个月的总结汇报,第二天要。
你怎么办?
第一,你得有这三个月各科室的周总结、月总结、季度总结。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你平时按时催他们交,基本难度不大。
第二,你要真正了解各科室的实际工作内容、进展。这个,就要靠你平时笔外的功夫了,多去各科室走走,聊聊天,他们的重大任务,多去跟一跟,深入了解了解,每个科室要固定那么一两个联络员,感情要处好,关键时,他们能提供很有用的信息。
第三,上级的文件精神、领导平时的思想动向、走访调研、指导意见,社会的舆情动向……等等,你都要注意收集。
第二、三点,是“诗外”的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工作。你平时就要注意多去收集。
别以为这些不重要,别以为写文章只有华丽的词藻才重要,不对的,这些也非常重要,这等于是你做菜的食材。
你只有备好食材了,你才能把菜炒好。
三、打磨你炒菜的技巧现在,还没让你炒菜,不要急,不要焦虑,时机成熟了,自然轮到你进入厨房炒菜的了。
那么,现在是否什么也不做呢?
不,你要做的是“实践与悟”。
为什么要说实践与悟呢?
我举个例子,你也在私底下实践了(学着写各种类型的材料,学着炒菜),但你没有从中去悟出其中的道道。
那么,你炒菜的技艺也是长进不了。
我的意思是:在没有人带你的时候,你的实践与你的悟性,就是你最好的老师。
当然,你也要有自己的老师,当你的身边的人不带你这个徒弟时,你还有书本、网络等老师呢?
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当老师,并不断在这个过程悟出相应写材料的门道,才是你当下要做的事。
.........
综上,在没人带你的情况下,你压根不用焦虑,不用忧愁,你先做好一条潜龙,在暗地里积累写材料的素材,自己用从各渠道得来的理论、你自己的实践、悟性等作为你的老师,在悟中学,学中悟,不断积累你写的能力,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有用武之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