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6976fc7296bc53a9befd12399c88c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425afb5d66e0258d5e5188962d6d4d.jpg)
南充灯展本应是商家和游客共同参与的欢乐盛会,然而,如今却演变成了一出商家的“苦情戏”。商家们怀着满心的期待,缴纳了高额的摊位费,却在开幕几天后发现游客寥寥、生意惨淡,甚至不得不拉起横幅寻求关注,这一幕令人唏嘘不已。
从商家角度来看,他们无疑是这场灯展的受害者。几千元的摊位费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普通商家而言,这可能是他们辛苦积攒的血汗钱。他们原本期望借助灯展的热闹氛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实现盈利。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游客们只是来凑热闹、拍照打卡,真正愿意在摊位上消费的人寥寥无几。商家们投入的高额成本与微薄的收入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们陷入了困境。这种困境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心理上,他们原本满怀希望而来,却最终只能无奈叹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c0696933a895b9ede3c710e31aa247.jpg)
从灯展的组织方来看,他们似乎只关注了灯展的“面子”,却忽视了商家的“里子”。收取高额摊位费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为商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和保障,这种收费就显得有些不合理。组织方在灯展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商家的实际需求和市场情况,导致灯展虽然热闹,但缺乏真正的消费吸引力。这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做法,最终损害了整个灯展的形象和口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439880e3e45c173552856dd6a40a8c.jpg)
从网友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组织方的行为无异于“抢钱”,灯展办得不走心,商家的损失理应由组织方负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商家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盲目跟风,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导致亏损。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这起事件暴露了节庆经济中的一些弊端。在节庆活动中,组织方和商家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而不是一方获利、一方亏损的关系。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活动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f07ff76d5dda0375c888f6a21b9bdf.jpg)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举办类似的节庆活动时,组织方应该更加注重商家的实际利益,做好市场调研和配套服务,为商家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商家也应该更加谨慎地参与活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避免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让节庆活动真正成为商家和游客共同的欢乐盛会,而不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苦情戏”。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调查此事,给商家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节庆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让节庆经济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66089db9070e5f1a483b86824fb9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