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君子若玉
——读杨旭玉《湘土琢玉》有感
(文/杨贤满)
好友杨旭玉先生近几年收获不断:先是于2023年12月出版了《湘土文心——高中语文老师下水文集锦》,不到一年时间,又出版了他的诗词精选集《湘土琢玉》。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对于一个不到40岁的青年作家来说,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或许站在文坛大佬的角度评价他的创作,因为其当前的作品类别缺了小说和散文,难免有些遗憾,但我认为对于年轻人,评论界更多的是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湘土文心——高中语文老师下水集集锦》这本书,也是杨旭玉先生送到我手上的,可见他的诚恳。我也是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很难啃下的一块“硬骨头”。我想,大部分语文老师对于作文的教学,都是照着参考书籍、参考答案将作文写作思路和学生优秀范文念一遍,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不敢妄自评价它的优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语文老师自己不能写作,有教学上说服力不强。学生难免会在背后评议:数学老师能做最后一道压轴题,英语老师能够与老外无障碍交流,语文老师能不能做最后的作文题?
我认识怀化市不少优秀的理科老师,他们的诗文写得非常不错。这个问题,杨旭玉先生也与我反复交流过,即如果一个语文不能够主动去写作,不能在写作上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那么他最后的尊严又在哪里?因为90%的语文老师,大概讲不了函数的奇偶性、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原子结构与电子排布、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但是,假如给上述理科老师一本参考书籍,只要他对诗文写作保持足够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就能在语文课堂上展示个人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杨旭玉老师的努力,为全体语文老师起了个很好的表率。当然,怀化市喜欢写作的优秀语文老师也有很多很多,我觉得我们应该礼敬这些对文字仍然保留敬畏态度的“夫子”。在这个对文字越来越不友好的时代,他们的存在,是一束光,照亮人们在黑暗中失去信号的心灵。他的《湘土文心——高中语文老师下水文集锦》,我用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把它全部看完,感慨于杨旭玉老师的才华,也为我们中方县有这样的才子而自豪。
这本《湘土琢玉》,也给了我很多惊喜。他的《归乡》系列组诗,写于2021年暑假。他以古体诗的形式,写下了写父亲相伴的宝贵时刻。山珍的美味、父老的温情、集市的萧条、游子的惭愧等,都从笔底涌出,这是他用生命写就的诗章。我的老家在中方县新建镇干冲村,所以对他诗里吟咏的许多意象,感到特别熟悉。读他的诗,与其说是体验他的人生感悟,不如说是触摸自己的人生足迹。
杨旭玉先妣于2017年夏季弃养,他夫人闻此噩耗,携幼子在怀化火车站下车,我当时开着车子接他夫人赶到乡里,让他们一家三口一起送老人上山。在这篇诗词集里,有许多词阕写他对先妣的思念和感恩,如《江城子·夜梦先妣》:“凄凉四载隔黄泉。想容颜。每难眠。梦里相逢,迎面泪涟涟。慈母一声还未发,先问我,顾周全。两双望眼看将穿。盼团圆。暖心田。软语甜言,对子笑嫣嫣。最恨春晖难永驻,鸡报晓,幻云烟。”那种阴阳相隔,母子永别的痛,只有经历过丧亲的人,才能体会得完全。
杨旭玉先生很珍惜与朋友的感情。如《定风波·收挚友朱彦昭所寄茶书有感》:“自牧书堂课诵声。武夷山上碧云轻。谁抹冬晴温万里。朱子。茶香书韵尽真情。联墨结缘冰雪月。风骨。当年伐木唱嘤鸣。福鼎难忘凉暑夜。迎驾。谈儒论道慰平生。”这首词里面的朱子,是他的朋友朱彦昭先生。杨旭玉与朱彦昭自在秦皇岛教书时就开始相识、相知、相赏。这么多年,虽然睽违千里,烟波阻断,但两人一直互通翰墨。朱彦昭在福建,多次给杨旭玉邮寄茶砖、茶饼以及吴鹏飞先生的书籍。对于这份友情,他珍藏在心底,以词作的方式抒发出来,让人读了产生情感共鸣。
《湘土琢玉》里还有很多诗篇、词阕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我与杨旭玉畅饮过几次,感觉他身上有古代传统文人的风骨。他不谄媚权势,不讨好金钱,不曲事邪慝,甚至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不公而发声,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前途。这样的人,在今天看来难免有几份傻气,情商低得可怜。可他依然不改初衷,以自己的方式经营着平淡的生命:写诗、品茶、交友、论禅、看花、赏月、踏雪、寻梅、醉酒、轻游……如是足以为名士风标。
因为他的文,如其人;他的玉,立君子。
作者单位:怀化市河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