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了,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祖宗。”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下灶村的“巷深竹缘”农庄,72岁新西兰侨胞徐百明接受采访时忆起寻根原因。他坦露,十多年前一次旅行中,他偶然看到一本书上写的这句话,感触颇深,58岁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徐百明曾在上海经营多家酒店,后旅居新西兰,如今是新西兰绍兴同乡会副会长。 经过寻根,徐百明回到祖籍地下灶村,积极改建农庄,将200余亩荒地打造成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浙江省级“乡村侨舍”。 数次回乡,寻找根之所在 徐百明在上海出生,但在他的心中,绍兴才是根之所在。 “祖母在上海的时候经常说,‘死也要死在绍兴’,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因为祖母去世,1974年徐百明第一次回到下灶村,“得知这个消息,我就从崇明岛坐船到了上海,和大哥碰面后一起回来”。 时间久远,徐百明只记得,当时走了一段非常狭小的山路。“爷爷也在坟里,将祖母和爷爷埋在一起,盖好坟头,我们就走了。 祖母成长在绍兴,24岁去了上海,82岁回了绍兴,最终落叶归根。 ”徐百明娓娓道来。 1998年,年近半百的徐百明再次踏上寻根之路,希望回乡修缮祖坟。 “当时我独自跑到村里,只记得有一位好心大伯拄着拐杖,带我去附近的山上找坟头,他就指着这座山说——‘就是这里’。当时整座山已经野草丛生,根本爬不上去。”徐百明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到了晚上,他就住在绍兴老城一家华侨饭店。 正是这一次的回乡,让徐百明感受到故乡的魅力。 “虽然找不到祖坟,但是在绍兴走走看看,坐乌篷船、逛老街,很惬意、很开心。因为我想我是绍兴人,户口本上的籍贯写的也是绍兴。”徐百明说,“从那以后,我每年都会回来一趟,对着大山磕两个头。后来,我又从山上挖了一块土,带到上海,放到父母的墓地里,让他们团聚。” 找到祖母的墓一直是徐百明心中的牵挂。直到2005年,因为农业项目开发,那座山上的荒草得到处理,祖坟也见到了。了却一桩心事的同时,徐百明也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刻的情感。 改建农庄,带动乡村蝶变 乡情是割舍不断的念想。每年清明节,徐百明都会回来祭祖。作为酒店管理经验丰富的从业者,看到家乡的绿水青山资源,他萌生了回乡投资的想法。 “我记得2006年,村里有一个农庄,但生意不景气。我就联系上了老板,希望他把农庄转给我。但老板不同意,我就每年打电话唠叨他。”徐百明说,直到2011年4月,他回乡时发现农庄歇业倒闭,和负责人协商之后,他把农庄买了下来。 彼时,为了分享这一喜讯,徐百明在农庄里设宴,请乡亲们吃饭三天,“第一天8桌,第二天20多桌,第三天30桌。看到乡亲们吃得开心,我内心也高兴,心想一定要把乡村变得漂亮一些”。 随即,徐百明开启农庄改建工程。改造污水管道、安装消防水泵、优化自然环境、投入餐饮设备、引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年8月,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巷深竹缘”农庄试水营业,还陆续请了十多名本地村民作为长期员工。 下灶村地处绵延的会稽山麓,绿水青山环绕、村民淳朴厚道,但由于偏居一隅,酒香也苦于巷子深。随着徐百明的农庄名气越来越大,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一带游客纷纷赶来度假和“吸氧”。为了让游客更有去处,徐百明还自筹资金300多万元修建乡村游步道,在道路两旁种植罗汉松,与村里原本的游步道相连。 除了修缮农庄、发展旅游,徐百明还雇佣村里劳动力、收购土特产,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收。 “鸡、鸭、鸡蛋、蔬菜、笋干、梅干菜、番薯片,这些农副产品村民都会拿过来卖。只要是村民拿过来的东西,我们绝不还价。”徐百明表示,不仅从附近村民手中收购土菜用作餐饮食材,农庄的前台也设置了特产展销区域,向外来游客推广销售,“一年能带动村民特产销售超100万元”。 十多年来,逢年过节时,徐百明坚持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大礼包”,让他们感受到关怀。 是归人,不是过客 行进在农庄,竹林掩映、曲径通幽、满眼青翠,除了餐饮住宿,今年还新增了“围炉煮茶”“帐篷露营”等年轻人喜欢的旅游项目。徐百明希望,“海内外的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放松的、愉快的感觉。” “老家的一草一木,土墙老屋飘出来的饭菜香,是我一生很难忘的美好记忆。”徐百明直言,他非常喜欢下灶村的自然山水,每天还会到农庄的池塘里游泳,他希望作为这里的主人,把这份快乐和大家分享。 如今,下灶村200余亩荒地已蜕变为以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民宿餐饮、农耕体验等为主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同时,农庄设置了侨胞接待服务厅、侨企产品展示厅、连心侨会客厅、如归客房服务区等功能区,让当地侨界人士也有“家的感觉”。 这些年,徐百明和太太也从新西兰返乡,将大多数时间放在村里,徐百明坦言:“15岁的外孙经常讲‘外公在绍兴农庄蛮好的’,他们都很喜欢在这里玩,这就够了。等他们再长大一些,会告诉他们‘人不能忘根’。”
编辑:李明阳
责任编辑:马海燕
特别鸣谢:中新社浙江分社
侨眷王海燕:当一位女性决定做救援队长……
“侨”享新发展!海外侨胞回乡寻机遇叙桑梓
侨批里的岁月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