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句歌词让多少人对包拯的公正廉洁肃然起敬。
不过,今天咱们不谈公堂上的包青天,而是聊聊他身后的家长里短。你以为这样的铁面青天没故事?还真有,而且够戏剧的。
包拯字希仁,祖籍庐州合肥,小时候家境虽不富裕,但家风特别正。老包家的教育理念就是——做人要正派,读书得用心。
这种熏陶下,包拯自小便秉性耿直。少年时随父亲四处游学,书本上的道理一一内化在心,“做好人,行好事”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到了天圣五年(1027年),28岁的包拯金榜题名,一脚踏进仕途,从此便开启了他铁面无私、为民申冤的生涯。包大人这一生,虽然忠于朝廷、心怀百姓,但他在家庭方面的际遇却颇为坎坷。
一生只娶两任夫人,一个小妾
在男人多以三妻四妾为标配的宋朝,包拯的婚姻生活却格外简单。他的第一任夫人是李氏,婚后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天妒红颜,李氏两年后便因病去世,甚至未能为包家留下子嗣。这让包拯悲痛不已。
为了延续香火,包拯的双亲为他娶了第二任夫人董氏。董夫人是个大家闺秀,既知书达理,又心地善良,还带来了一个贴身丫鬟孙氏陪嫁。两人婚后相敬如宾,不久便生下一儿一女,总算为包家添了些烟火气息。
包拯对儿子包繶倾注了满腔心血,甚至立下了严厉的家规:后世子孙若当官,贪赃枉法者不得归家,死后也不得进祖坟。
有了这样的教诲,包繶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清廉自守的好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包繶在25岁时因病去世,更让人揪心的是,他唯一的儿子不久后也夭折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包拯痛彻心扉。
孙氏的秘密:儿媳藏起的包家血脉
包拯的儿媳崔氏是个聪明又坚韧的女子,丧夫失子后,她默默承受了所有痛苦。面对公公的担忧,她一直隐瞒着一个秘密。原来,包拯当年因丫鬟孙氏行为不端,将其赶出包府。
没想到,孙氏却在离府后发现自己怀了包拯的孩子。无依无靠的她只好找到崔氏求助,而崔氏不仅没有推辞,还偷偷将孙氏生下的孩子抚养了下来。
时间一晃,孩子长到了两岁。这年,包拯迎来了六十岁大寿。寿宴上,看着欢声笑语的亲朋好友,包拯却忧心忡忡,感慨道:“我包家要绝后了!”崔氏听到这番话,终是忍不住,她抱着孩子走到包拯面前,跪下说道:“爹爹,其实您还有一个儿子!”
这一句话如平地惊雷,让在场所有人愣住了。崔氏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包拯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血脉未断的儿子。欣喜若狂的他当即将孩子接回家,并改名为包绶。
包绶:继承父志,两袖清风
包绶自幼受崔氏悉心照顾,被包拯视为家族的希望。从小耳濡目染包拯的家训,他长大后也走上仕途,继承了父亲清廉为官的风范。可惜命运多舛,包绶47岁时病逝于赴任途中。
让人动容的是,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身上只有46文铜钱,真正做到了“清廉”二字。
这样一段曲折离奇的家族故事,既展现了包拯的清正家风,也让人看到了他在家庭生活中的柔情一面。虽然戏剧性十足,但这一切却正是对包拯精神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