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直播水稻,封闭除草控草害,晒田防纹枯病

宋泽浩淼说 2025-04-08 10:04:36

**水田直播水稻:封闭除草控草害与晒田防纹枯病之道**

在广袤的田野间,水稻种植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很多人都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种植环境和病虫害挑战,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讲讲水田直播水稻过程中,封闭除草控草害以及晒田防纹枯病这两件至关重要的事儿。

**一、提出问题**

水田直播水稻,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杂草,就像是一群不速之客,总是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悄然而至,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在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下,人工除草是主要的除草方式。老张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老农,他回忆起以前人工除草的日子,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那时候啊,全家老小齐上阵,弯着腰在水田里一株一株地拔草,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还除不干净。而且杂草长得快,刚拔完没几天又长出来了。”老张无奈地摇着头说。

除了杂草的困扰,纹枯病也是水稻生长的一大劲敌。纹枯病一旦发生,就像一场无声的灾难,迅速在水稻田间蔓延。它的发病初期,可能只是在水稻基部叶鞘上出现一些小小的病斑,像白色的云纹一样,不太起眼。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向上蔓延到叶片甚至稻穗,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在一些纹枯病高发的地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治,水稻产量可能会减少20% - 30%甚至更多。

**二、分析问题**

(一)封闭除草控草害

1. 杂草的种类与危害

水田里的杂草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稗草可以说是水稻田里最顽固的杂草之一,它的生长速度极快,根系发达,能够迅速占据大量的空间和养分。据研究表明,在同一块水田里,如果任由稗草生长,它与水稻争夺氮肥的比例可能会达到1:1,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氮肥都被稗草抢走了。千金子也不甘示弱,它的种子数量巨大,而且发芽能力强,即使在土壤中埋藏多年,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萌发。鸭舌草则喜欢生长在水田的浅水区,它的叶片细长,与水稻的叶片相似,很容易混淆,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也很强,一株鸭舌草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数百粒种子。

2. 封闭除草的原理

封闭除草就像是在水稻田周围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阻止杂草的种子萌发。一般来说,封闭除草剂会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这层药膜能够抑制杂草种子的呼吸作用和萌发过程。丁草胺这种常用的封闭除草剂,它能够被土壤颗粒吸附,在土壤表层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药膜层。当杂草种子接触到这个药膜层时,药膜会阻碍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从而使种子无法正常萌发。就像给杂草种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它们在里面“窒息而亡”。

3. 封闭除草的操作要点

在进行封闭除草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用药的时间。一般来说,要在水稻播种后,土壤湿润的时候进行用药。这个时候,水稻种子刚刚播下,还没有开始发芽,而杂草种子也正处于等待萌发的状态,是进行封闭除草的最佳时机。用药量也要严格控制。如果用药量过少,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药膜层,杂草种子可能会轻易地突破防线;而如果用药量过多,不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会对水稻种子产生药害。在一些土壤肥力较高、质地疏松的田块,每亩使用丁草胺的量可能在50 - 60毫升左右;而在土壤肥力较低、质地黏重的田块,用药量可能要适当减少到40 - 50毫升。

(二)晒田防纹枯病

1. 纹枯病的发病机制

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真菌喜欢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田间往往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加上水稻植株本身比较密集,就为纹枯病真菌的滋生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当水稻基部叶鞘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时,纹枯病真菌就会附着在叶鞘表面,然后逐渐侵入叶鞘组织内部。一旦侵入成功,真菌就会在叶鞘内大量繁殖,消耗水稻植株的养分,破坏叶鞘的组织结构。

2. 晒田的作用

晒田,简单来说,就是让水稻田暂时处于无水状态。这一举措有着多方面的好处。晒田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当田间的水被排干后,空气能够更好地在稻株间流通,降低了田间湿度。据气象部门的研究,在晒田期间,田间相对湿度可以从原来的90%以上降低到70% - 80%左右。这种湿度的降低对于抑制纹枯病真菌的生长繁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晒田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水淹的状态下,水稻根系往往会因为缺氧而生长不良,而晒田能够让根系接触到充足的氧气,使根系更加发达。发达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

3. 晒田的操作要点

晒田并不是简单地把水排干就可以了,其中也有不少讲究。一是要掌握好晒田的时间。一般来说,当水稻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是比较适合晒田的时期。这个时候,水稻的分蘖基本已经完成,通过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同时为水稻的拔节孕穗做好准备。二是要掌握好晒田的程度。晒田程度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如果晒田过重,会导致水稻植株因缺水而生长受阻,甚至出现枯萎现象;如果晒田过轻,则无法达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和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通常,晒田时田间的土壤表面出现鸡爪裂或者丝裂就可以了。

**三、解决问题**

(一)封闭除草控草害的具体实施

1. 药剂的选择

除了前面提到的丁草胺,还有苄嘧磺隆等封闭除草剂也可以使用。苄嘧磺隆对于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如果田间稗草较多,可以单独使用丁草胺;如果同时存在阔叶杂草和稗草等杂草,可以将丁草胺和苄嘧磺隆进行复配使用。复配使用时,要注意两者的比例和用药量。一般来说,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复配比例为4:1左右,每亩用药量控制在80 - 100毫升(丁草胺按64 - 80毫升,苄嘧磺隆按16 - 20毫升)。

2. 施药的方法

施药时,要确保药液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可以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或者机动喷雾器进行施药。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行走的速度和喷头的高度。行走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导致药液喷洒不均匀;喷头高度要适中,一般距离土壤表面30 - 50厘米左右为宜。而且,施药后要及时用竹耙等工具将药液耙入土壤中,使药液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药膜层。

(二)晒田防纹枯病的具体实施

1. 晒田期间的管理

在晒田期间,并不是完全不管水稻了。要经常到田间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尤其是根系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水稻根系有发黄、腐烂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适当灌跑马水,也就是让水在田间短暂地停留后就排干,这样既可以补充一定的水分,又不会影响晒田的效果。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及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田间积水。

2. 晒田后的管理

晒田结束后,要及时复水。复水的时间一般在晒田后2 - 3天内进行。复水时,要注意水的深度,一般以3 - 5厘米为宜。复水后,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可以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因为钾肥能够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每亩可以追施氯化钾10 - 15公斤。

在水田直播水稻的过程中,封闭除草控草害和晒田防纹枯病是两个关键的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封闭除草,才能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危害,让水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正确地实施晒田措施,才能预防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中老年朋友们,虽然我们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但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收获更多的希望。就像老张一样,他在学习了这些新的技术之后,他家的水稻田杂草明显减少了,纹枯病的发生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产量逐年提高。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种出更好的水稻,守护好我们的粮食安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