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还得从马可龙“搅局”亚太说起。就在中法关系还算平稳的时候,法国突然决定出手“拉菲打中”,宣布向菲律宾提供40艘巡逻快艇和6个后勤支援项目,总价4.38亿美元。
看到这里,国际时事迷们应该都明白了:这是要搞事情。靠卖船卖装备,法国一方面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还可顺势拉拢菲律宾在亚太“搞平衡”。
法国表面上扮演中立国家的形象,实则却在南海局势中暗暗推波助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做法就是在利用南海局势,打“拱火”牌。菲律宾和部分西方国家早已沆瀣一气,试图通过国际力量在南海与中方“叫板”。这次法国抛出的“大单”,无疑是为菲律宾提供了新的底气。
按照最新消息,菲律宾不仅向法国下单,近两年在装备采购上更是大手笔:除了美国的“堤丰”导弹系统、韩国的战斗机、以色列的无人机,还准备从日本和印度购入新的巡逻艇。中方此刻“摊牌”可不是空穴来风,菲律宾靠背靠山挑衅之心昭然若揭。
法国的背后算盘并不复杂。自从中国与东盟国家崛起,欧洲传统列强如法国、德国和英国逐渐认识到亚太市场的潜力,争相刷存在感。按照欧洲高层的逻辑,南海局势为他们提供了“入场券”。
过去两年,法国对南海的军事“热情”不减,比如与日本联合军演、派军舰进行所谓“自由航行”等等。而这次对菲律宾的武器出口,是法国在亚太布棋的新一步。
众所周知,菲律宾正是想借助这些西方支持,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将法国武器引入这一场博弈,不仅让局势复杂化,更增添了不少“火药味”。
菲律宾采购的“堤丰”导弹系统在演习后就部署在吕宋岛,而该系统的射程足以覆盖南海大片区域。这显然超出防御需求,直接威胁南海安全。
一旦菲律宾实现这一愿望,美方再愿意“加料”提供“战斧”导弹,中方在南海的安全压力势必大增。
所以中方这次态度强硬,直接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给菲律宾划下红线。这一举动清楚表明,如果菲律宾再盲目跟风挑战领土完整,中方的回击将比以往更为果断。
而对于法国的武器援助,中方选择用经济手段反制,11月11日对欧盟白兰地酒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一出手,表面上看是打击法国酒业,实则是对法国频频挑战的回应。毕竟对中国而言,法国白兰地在市场上的份额虽大,但并不是不可替代。
更有趣的是,法国对此并非无察觉。就在本月初,法国外贸官员访华时曾想借此机会游说中方,但如今看,中方并未因这些“场面话”放弃反制。
法国的短视在于,虽然中法并无根本对立,反而有着广泛的合作机会。中国曾多次对法国表示支持,共同推动“战略自主”,而今年中法双方高层的会晤更是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
但马克龙政府却在南海问题和经济制裁上对中方背后“插刀”。法国的算盘无非是追求短期利益,希望在亚太“刷”出存在感,顺带讨好美国等盟友。但显然,这种“双面态度”正在损害中法合作的根基。
接下来,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法国若继续强化其亚太军事合作,中方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反制措施?其次,菲律宾若真的引进“战斧”导弹,这一中程导弹在亚太的扩散将对地区安全构成怎样的冲击?
而从更大的国际角度看,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是否会加大,是否会继续推“亚洲版北约”?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未来的亚太格局。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法国在亚太的挑衅动作还将继续。在经济方面,法国近期频频打击中方利益。譬如,马克龙在支持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实施加征关税时毫不犹豫。
中方的反制措施,无疑是对法国这种不友好行动的有力回应。而对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公布,则是对菲律宾的严厉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