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朋友拿出家中收藏的分币图片向我咨询,担心市面上流传的“分币很贵”的说法是否属实。
实际上,分币虽然退出流通多年,但由于曾经是主要流通货币,家中常见几张分币早已成为收藏爱好者关注的对象。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分币的种类、区别以及市价差异,帮助大家识别哪些分币更具收藏价值。
时代印记:分币最早发行于1955年3月,属于第二套人民币,其后不久便被铝制硬币取代,短暂流通。
重新印制:进入八十年代初期,因铝材供应紧张,央行采用原有印版重新印刷纸币,这一版本归属第三套人民币。
这就形成了两种分币——
有号码分币(长号分币):1955年发行,印有完整的冠号和流水号,流通时间短、存世量稀少。
无号码分币(短号分币):1981年重新印制,仅印有冠号,因流通量大而收藏价值相对较低。
2. 如何区分有号码与无号码分币
观察冠号:最直观的方法是查看分币上是否印有数字号码。
有号码:代表分币来自1955年的版本,也称“长号分币”。
无号码:代表1981年印制的版本,俗称“无号分币”或“短号分币”。
提示:细心辨认数字标识,是判断分币是否具备收藏价值的关键步骤。
3. 市场价格与收藏建议市价差距显著:
长号分币:因发行量极少且流通时间短,其市场价格往往较高,例如某些5分分币甚至能卖到两千多元。
短号分币:大量流通,存世量庞大,价格则相对亲民。
收藏建议:
在家中翻找分币时,首先确认是否有数字标识。
对于标有数字的分币,应妥善保存、避免磨损,以保留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分币作为曾经的重要流通货币,承载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通过细致观察冠号,我们可以辨别出哪一类分币更具收藏潜力。
赶快回去翻翻你家的分币,看看是否藏有那枚有号码的珍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