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轮高校建设的热潮,预计2025年将有一批“新大学”将开始本科招生。其中,广东省就有2所起点和定位都相当高的“新大学”有望在2025年开始本科招生,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所:大湾区大学
大湾区大学在2018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以及农工党中央和2019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的相关建议下创办,2019年立项,2021年开始动工建设。
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总投资约100亿元。办学定位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中国,辐射全世界,以理工为主、精理强工,能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理学、金融管理等六个领域,开展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学历教育。
该项目按照“一校两区”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356亩(松山湖校区256亩、滨海湾校区2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松山湖校区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主要建设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关的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融合办学的学科领域,设立相关领域研究院和科研平台,同时满足办学初期需求;滨海湾校区位于滨海湾新区威远岛,主要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创新创业孵化以及行政办公等。
目前,松山湖校区已于2024年正式完工,物质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先进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也陆续到位,同时学校也已与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计划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
软硬件基本到位,如果进展顺利,能够在2025年高考招生季之前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大湾区大学(筹)有望在2025年高考正式开启本科招生。
第二所:深圳海洋大学
深圳海洋大学是响应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深圳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而建设一所大学,在2019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
2021年,该项目开始筹建;2023年7月20日正式动工建设。项目选址深圳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坝光片区,总投资约60.53亿元,用地面积66.70公顷,其中建筑用地面积40.12公顷、管理范围面积26.5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9.8万平方米。
深圳海洋大学(筹)定位为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海洋大学,办学目标是建成为“海洋的麻省理工”。学科设置上,对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围绕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等领域需求,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学科群。办学规模上,奉行“小而精”,虽然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全覆盖,全日制在校生仅10000人左右。
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并且在深圳市教育局揭晓的“2024深圳教育十件大事”中,明确提到“深圳海洋大学(筹)获批设立”。另外,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学校将开办12个系、21个专业,包括智慧海洋技术、海洋机器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计划在2025年一期校园建设完成后,正式独立招生办学。
深圳作为特区,办事效率历来很高,加上深圳海洋大学(筹)是得到中央和国务院专门强调的,申报流程应该更快。相信在2025年高考招生季之前,我们就可以看到教育部的公示,然后深圳海洋大学(筹)在2025年高考正式开启本科招生。
无论是大湾区大学还是深圳海洋大学,办学定位都非常高,且都位于经济发达的大湾区一线城市,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产业、就业配套都得天独厚,加上两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都围绕新兴热门领域,相信开启招生后,录取分数不会低。建议想报考这2所学校的考生,提前多了解一下,避免高考志愿填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