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换一头400斤大肥猪的《养猪》邮票

逸趣雅 2024-02-19 11:56:2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养猪积肥,“猪是农家宝,种田不可少”的歌谣在农村流传。1959年10月,毛主席专门就发展畜牧业问题写了一封信,认为“养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并为强调养猪的重要性而表示自己“举双手赞成”把猪升到六畜之首。随后,一个群众性的养猪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当时正值“大跃进”期间,大刮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和共产风,在养猪生产上提出“以猪为纲”,片面追求“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的高指标。实行“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方针,大办集体养猪场。结果在1959年这一年时间里,全国猪的饲养量达2亿7千万头,年底存栏达到1亿8千万头。

养猪能手宣传画

为了庆祝养猪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邮电部将《养猪》列入1960年邮票发行计划,但这个很难出彩的题材没人愿意设计。经过一年下放劳动的刘硕仁刚好返回工作岗位,便接下了《养猪》邮票的设计任务。他深入北京昌平清河养猪场收集了大量素材,又翻阅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发行的同类邮票,发现这些国家发行的邮票大多是拍照的写实作品。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刘硕仁另辟蹊径,以“繁殖”、“防疫”、“肥猪满圈”、“猪食堂”和“猪肥仓满”等养猪业的5个步骤为着力点,在色彩、构思处理和表现方法上吸收民间剪纸、木刻、装饰年画的营养,适当夸张和美化,形成一种艺术之美,并用朱红、葱绿、草绿等鲜艳的底色与黑白分明的花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

1960年6月15日,特40“养猪”邮票发行,全套共5枚,发行量480万套。这套邮票采用影写版印制,每枚邮票都配有鲜亮的背景色,整个图案简洁单纯,使猪的形态活泼、生动逼真、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养猪》是刘硕仁独立设计的第一套动物邮票,也是新中国第一套畜牧业题材邮票。

养猪邮票

《养猪》邮票一经问世,便受到业界好评和集邮爱好者的喜爱。《集邮》杂志1960年第7期刊文评论:“这套邮票在色彩、构图处理和表现方法方面吸取了民间艺术剪纸、版画的效果,主题选择上概括、集中而又具体地歌颂了新的养猪事业,宣传了新的养猪经验,构思完整、明确,印刷质量也令人满意。”将相貌挺丑、很难出彩的猪设计成人见人爱的邮票精品,刘硕仁对《养猪》邮票的设计很有心得,当年曾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邀请,带着这套邮票的设计稿,专门给应届毕业生讲了一堂生动的邮票设计课,得到著名工艺美术家庞薰琹和学生们的高度赞扬。

可是在“文革”中,养猪在一些地方却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吃窝窝头的日子,你能养得起猪,吃的起肉,还能换钱花,过的比别人好,比别人富。没有和大家一起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资本主义。这个理念真让人可发一笑,真是混蛋加三级。因此,《养猪》邮票也由热到冷,变得不受待见,默默的在通信领域中被大量消耗了。

养猪宣传画

改革开放后,《养猪》邮票也得到了新生,成为了许多集邮者追逐的目标,价格节节攀升。《养猪》邮票背胶为早期精糊胶,大部分呈米黄色,纯白胶很少。这种背胶不易保存,但易发黄、发干,若叠压在一起,易与下面的邮票或集邮册发生粘连。有些《养猪》邮票的背面还贴有胶水纸,因为在没有护邮袋的年代,用胶水纸贴在邮票的背面,然后再贴在本子里,这是当时许多集邮者保存邮票的办法,所以老纪特中“背贴”票比较常见。

《养猪》邮票的“筋票”并不明显,其中第3、4、5枚价格较高,第1、2枚,如果是胶润的全品,价格也不便宜。现在一套有黄、胶干的《养猪》邮票仅有几百元。但胶润、胶色一致的全品《养猪》邮票价格高达4500元,换一头400斤的大肥猪绰绰有余。

《养猪》邮票发行在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总结了我国“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定了过高的粮食、棉花和养猪指标等失败教训。从邮票的角度来看,《养猪》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何国辉/文)

参考文献:特40《养猪》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经典动物邮票钩沉2  海翁伯

0 阅读:3

逸趣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