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的春天,这位官职不大,年龄却不小的郑板桥,结束了在山东范县五年知县,潍县七年知县的官场生活,离开了呆了十二年之久的山东,告别了潍县的父老乡亲,回到了江苏老家。
郑板桥在山东的十二年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赞誉,尤其是在潍县的七年,正是潍县遇到了连续五年自然灾害的时期。在个青黄不接的春天里,出现了大批的灾民。郑板桥冒着被革职查办的风险,果断的打开国库粮仓来赈济灾民。
按照当时的律令,没经过批准,是不准打开粮仓的,私自打开粮仓是犯法的。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做,却直接被他顶了回去:“都什么时候了,层层审报,批夏下来的时候,百姓就都饿死了。上面怪罪下来,我负责!”
粮仓被打开以后,老百姓可以凭着一纸借条就能够领到粮食。他的这个举动,救了大批的百姓,许多人凭着这些粮食活了下来。
到了秋天,意外的是,田地里的收成少之又少。他不但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济灾民,而且还一把火将百姓手里之前的借条全烧了。
谁知,到了来年,灾害还是没得到缓解。为了让百姓度过难关,他又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修城凿池,让灾民都来干活,用挣到的钱去换取口粮。这个办法又让百姓们渡过了一个难关。
郑板桥在范县任职期间,因为政绩不错,省里准备要提他去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于是就将他召到省府济南,准备去新的地方去任职。这期间,大家一致认为,郑板桥就要被提升为重要的职务了,都纷纷来宴请这位即将诞生的高官。
有一天,有人在趵突泉畔宴请郑板桥时,连当时的巡抚喀尔吉善也来捧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开始作诗助兴。别人所作的诗,无非就是拍拍马屁而已。但,郑板桥却吟出了:“原原有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更谁人辨识清泉。”的句子。此诗一出,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郑板桥将清澈的趵突泉水比喻成了什么。
几天后,郑板桥接到了任职令,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升职,只是一个平调而已,是从范县知县调往正在闹饥荒的潍坊任知县。虽然是平调,这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只因范县是个小县,而潍县,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都要高出范好多倍,这样一来,郑板桥的“积效工资”之增加了不少。
就这样,郑板桥去了山东潍县(今潍坊)当了知县,这一当就当了七年之久。据有关资料显示,郑板桥是一当官就做知县,而且在知县的位子上呆的最久的,还是年龄最大的,直到谢任回家,一直就是个知县,从未有过升职的一位。
有网友猜测,他之所以没有升职,是与他在趵突泉畔的酒宴中所做的那首讽刺官场的诗有关。
以诗、书、画著称于世的郑板桥,许多老百姓手中都有他送的字画,而有些富甲一方的乡绅,却千金也求不到他的一张纸片。
在郑板桥卸任后,骑着小毛驴离开潍县时。却发现,前来送行的百姓挤满了大街小巷,送他一程又一程,有些人手里还拿着他的肖像,还有人甚至把他的肖像贴在了自家的大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