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日进不衰,实现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其实就是八个字:“不走捷径,独辟蹊径”。
自从疫情过后,消费降低愈发明显。
市区的KTV关闭了80%,原本闺蜜约会聚餐也改成了沙县小吃,大学同学一年只花1万块生活费。
然后我发现混的好的朋友早在毕业的时候就做好了职业规划,可我一直在私企苦苦挣扎,还成为了亲戚间的谈资。
那个时候,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上班摸鱼下班闲聊的生活,枯燥但安逸,特别享受。
假如不是因为那次母亲生病动手术,让我发现钱的重要性,可能我一辈子就沉迷在这种简单的生活节奏中。
后来我在迷茫的同时,不断寻找出路,在信息闭塞的10年前,我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只要能靠自己的本事赚到钱,都会去尝试。
从打码到做威客,从写软文到开网店,我慢慢学会了“做生意”的逻辑,也发现了“被动收入”这一长远路程。
20%的付出,最终会产生80%的收益,核心就是你有被动收入。
今年我40岁了,如果没有被动收入,可能早就熬不住了。
小合合我从2016年开始尝试“被动生意”,总结了一些心得。
首先,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被动收入的本质是什么?或者你认为要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核心是什么?
是:积累。
一件事情,如果你也能做,他也能做,那么需要的能力是最少的,就像找工作一样,行政文职类的就很难有议价权。
很多人都想轻松的“躺赚”,却忽略了能力的提升,光学了一些鸡毛蒜皮的技巧,就以为能够月入过万。
他们完全忽略了“时间”的沉淀。因为大多数人缺的不是技巧,而是能力。
著名投资人王川说过: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急功近利的人,往往只愿意走捷径,去复制成功者的道路。
他们却忘记了,对方之所以能成功,往往是他的能力不可复制。
只有时间沉淀出来的能力,才是一般人不能复制的门槛,也就是“不走捷径”。
之前听一个大佬讲课,说做自媒体起码要沉淀一年,也就是焦虑痛苦熬365天。
一旦你坚持不住,可以想一想番茄小说的作者。
他们在写10万字之前都是单机版,晋江小说作者签约了也可能没有收入(没有全勤)。
这样一对比,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
被动收入不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
而是前期用智慧的主动收入,做一个系统的布局,最后变成一笔“躺赚”的收入。
决定人生下限的,是被动收入,咱们要想办法打造可复制的产品。
一旦确定了某个品类,就想办法做量的积累,关键词的布局、质的提升。
一招鲜,吃遍天下。
可是有能力的人,就能拥有“被动收入”了吗?
并不是。
因为没有机会和渠道,他们还是不知道怎么赚到这笔钱。没有正确的方向和认知,他们会容易走许多弯路。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提到:成功者独辟蹊径,失败者随波逐流。
也就是说,你得找到差异化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做这件事。
就像市面上都在教写作赚钱,包括商业文案、新媒体、带货文、职场习作等。
大多数人会去学习新媒体写作,比如写10万+爆款故事,在头条可以拿到几百元的流量费。
可最赚钱的带货文呢?
一篇爆款文章的佣金就能成千上万,相当于100个销售员的威力。
像知乎平台的蓝大仙人,一篇问答带货5000万,直接上了央视报道。
因为会写好文章的人很多,但是懂生意逻辑的人很少。
在带货文中,如果能带专栏和课程,佣金超过40%,比家电、家居用品高得多,这方面的人才目前是市面上的稀缺。
因为牢牢绑定了商家的利益,而不是简单的让人感到快乐。
想要避开竞争,要做别人不会的,或者是会的人少的。
如果你每天都在埋头苦干,但是物质和精神都在原地踏步的话,你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否已经陷入了盲目的努力之中?
我晚上经常在思考,是怎么抓住「EXCEL图表」这个赛道的:
当我持续制作了500多个EXCEL表格,学习了100多个EXCEL课程,模仿30个优秀大佬的作品后,我突然开悟了,原来我在EXCEL图表上既有潜力又有兴趣。
关键是,我看到了“人性需求”和“薄利多销”的本质。
所有行业都有赚钱的可行性,只不过你得作出正确的选择,提高能力和技巧,才能抓得住所谓的风口。
被动收入一点儿也不难,前提是你懂得积累和差异化。
如果你认同我的说法,记得点个赞告诉我吧。
作者介绍:【自由职业小合合】,80后价值型知识博主。
33岁软件高企裸辞,35岁年入6位数,40岁专注副业思维 | 职场增值 | 失业转型。
每周更新3-5篇最新独家思考干货,解决你困惑~纠结~痛苦的成长难题。
以上内容首发头条,全网同名,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