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专栏:三自性、​三无性、五重唯识观

鹏程谈文化 2023-09-23 14:51:00

三自性 梵文Trilakṣaṇa的意译。亦名“三性”、“三自相”、“三相”等。佛教用语。与“三无性”相对。指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是瑜伽行派和法相宗宗教理论体系的中心观念。据《成唯识论》卷八的解释:(1)遍计所执自性(又称“遍计所执性”、“普观察性”),谓“周遍计度(指普遍观察思量),故名遍计”;由此而虚妄分别,执有实我、实法种种差别,称为“所执”。指人们视一切事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客观实在的世俗认识,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谬误。(2)依他起自性(又称“依他起性”、“他根性”),指“依他众缘而得起”的一切现象。“众缘”指四缘,特别指作为因缘的阿赖耶识种子及其能够引起心识派生万事万物的活动。以一切现象均为“众缘所引心、心所虚妄变现”,故幻化不实,非有而似有。(3)“圆成实自性”(亦称“圆成实性”、“成就相”),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在“依他起自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认识到一切现象既无“人我”又无“法我”,由此所显示之真如实性。由此“三自性”,即可成立“唯识无境”,意即:“依他起”即是以心识为因缘而派生之现象界,对此现象界加以分别,认为客观实有,则名“遍计所执性”;排除客观实有的观念,体认一切唯有识性,即是契合“真如”,达到“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概括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中国佛教其他宗派也有沿用“三自性”说法的,但另有发挥。

三无性 佛教用语。与“三自性”相对。据《成唯识论》卷九解释:(1)“相无性”,依“遍计所执自性”而立,谓世俗认识把因缘所生法,虚妄分别为“实我”、“实法”,“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2)“生无性”,依“依他起自性”而立,谓一切现象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妄执实有之性为无,但“非性全无”。(3)“胜义无性”,依“圆成实自性”而立,谓“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此即由远离世俗认识所达到之佛教“真如”,亦即“唯识实性”。然此“三无性”被认为是“密意说”,而非“了义”,因“三自性”中的后二自性,其性“非无”;现假说其“无性”者,是为否定世俗所执持的那种实性。

五重唯识观 略称“五重唯识”。佛教用语。法相宗为确立世界万有“唯识所变”,提出观想“唯识”之理的五个层次或五种观法。据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1)“遣虚存实识”:遣谓遮遣,意为否定。谓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虚妄,无体亦无用,情有理无,此名“遣虚”;观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诸法体实”,理有情无,此为“存实”。(2)“舍滥留纯识”:事理皆不离内识,内识有境(指相分)有心(指见分、自证分);此境与外“妄境”相滥涉,一般人“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故应舍离,此为“舍滥”;认识“一切唯有识,无馀”,此为“留纯”。(3)“捨末归本识”:*相分为识内所取之境,见分为识内能取之用,二者为“末”,皆依识体(自证分——“本”),不可离“本”。(4)“隐劣显胜识”:心王与心所都有变现事物的能力,但只讲“唯心”而不讲“唯心所”,是为显示心王“胜”于心所,心所“劣”于心王;故应“隐劣不彰,唯显胜法”。(5)“遣相证性识”:心王虽胜,但它“有事有理”,事为相用,指依他起自性;理为性体,指圆成实自性(真如),应舍遣“依他起”的事相而体证“圆成实”的真如。这五重观法,第一重是空有相对,二是心境相对,三是体用相对,四是王所相对,五是事理相对。前四重是舍遣遍计所执自性而存归依他起自性的观法,称为“相唯识”;后一重是舍遣依他起自性而证得圆成实自性的观法,称为“性唯识”。

0 阅读:6
鹏程谈文化

鹏程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