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发达,但为什么经常有“钱荒”的情况发生?
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时候,GDP总量能占世界的六七成,但有个神奇的现象就是宋朝经常出现“钱荒”。在南宋理宗时期的一天,仅仅过了一夜,台州就无一文钱可花了,也就是台州出现钱荒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途径台州的日本商船把铜钱都囤积了,日本人非常喜欢铜钱,于是就用船上的货物低价与台州人交换,把台州的铜钱全部换来导致台州出现钱荒。
其实不止日本人喜欢铜钱,跟宋朝进行贸易的许多国家都很喜欢宋朝的铜钱。于是宋朝经常发生钱荒现象。宋朝经济贸易是十分发达的,与日本、南洋、阿拉伯和非洲都有密切的经济交流,这些国家就非常喜欢宋朝的铜钱,视为国宝。而且他们只准铜钱流入他们的国家,不准流出,于是他们的国库中囤积了非常多的铜钱,而宋朝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就变少了,也就经常出现钱荒。甚至有些人为了坚决钱荒,建议朝廷停止与外国的贸易往来,这类似于闭关锁国,好在宋政府没有采纳。
不过外国囤积宋铜钱并不是钱荒的主要原因。因为宋朝投入市场的铜币量非常大,不可能只因为铜币外流就出现钱荒。有学者统计,北宋末年投入市场的铜币大约有三亿贯,完全能满足日常老百姓的开销。而南宋的钱荒现象一般是物价高,铜币少。可铜币供应量并不少,而且宋朝的交易很多都是赊买赊卖,为什么还会经常缺钱?其实当时的人也想不清楚。民间旧的铜币没有损坏,朝廷每年还增发新的铜币,可铜币数量依旧在减少,这些钱都去哪了?
这些钱都被囤积起来了,并非是没有钱,而是很多铜币被囤积起来没有在市场流通,没有发挥钱该有的作用。还有许多铜币在流通性较低的地方,民间也有很多喜欢收藏铜币的人。甚至宋朝的有钱人都喜欢大量囤积铜币,这样的铜币就为“镇压金库的钱”。正是因为如此,南宋朝廷才颁布一条律令,要求官员家庭最多囤积一万贯铜币,普通人家减半,剩余的钱要兑换成纸币。可惜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这条律令相当于摆设。
为何宋代人都喜欢囤积铜币。因为铜币不会贬值。我们都知道宋朝出现了纸币,可纸币说到底只是一张纸,本身没有价值,自然会贬值。而铜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就跟金银一样,囤积铜币,家庭所拥有的财产就不会变少。
宋朝的统治者虽然注重商业的发展,使得宋朝经济称为奇迹,可却不懂的怎么处理经济问题,导致宋朝经常出现钱荒现象。原因就在于不仅别国囤积铜币,就连本国人都囤积铜币。宋朝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使得钱荒现象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