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年初二这一天,是出嫁女子带上丈夫、孩子回娘家探亲的日子。一如老话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即大年初二这一天,路上尽是拎着礼物陪妻子回家的男人。
那么,为什么是大年初二回娘家呢?具体是什么说法讲究?回娘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和故事流传于民间,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
相传,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在新婚后的第一个除夕夜,因为嫌弃婆家条件简陋,硬是要留在宫中与父母共度。马皇后耐心劝导她要尊重公婆、体贴丈夫,最终说服安庆公主回婆家过年。
大年初一,安庆公主和驸马都尉欧阳伦一早进宫给朱元璋夫妇拜年。朱元璋询问安庆公主是否已给公婆拜过年,得知她还未拜年后,便责令她先回婆家拜年,次日再回宫拜年。
从此,大年初二成为女儿回娘家探亲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古代女子出嫁后有三朝回门的传统,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每年正月初二回娘家探亲的习俗。在古代社会,女子出嫁后通常要一直待在婆家,因此往往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探探亲。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家过年,否则会把娘家吃穷。这种观念可能与古代社会物质匮乏、生活艰辛有关,人们希望通过限制女儿回娘家的时间,来确保娘家的经济稳定。而大年初二则被视为一个吉利的日子,适合女儿回娘家探亲。
如今,大年初二回娘家,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习俗传统。当然,回娘家也是有不少的习俗讲究和禁忌的。比如:
在礼品的选择上,宜双不宜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双数被视为吉利的数字,寓意着“好事成双”。因此,女儿回娘家时所带的礼物数量也应为双数。
在给晚辈发红包方面,红包的金额应该是吉祥的数字,避免4,40,等寓意不好的数字,具体发多大金额的红包,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与晚辈的关系亲疏来决定,重要的是心意和祝福,避免不发红包或发空包的情况。
而如果遇到长辈给压岁钱,也可以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
在形象方面,要注意仪容仪表,女儿和女婿回娘家,可以穿上得体的新衣服,以展现新年的新气象。衣服的选择应该得体大方、符合场合。若没有条件买新衣服,也应该穿着得体大方,避免邋里邋遢出门,回家探亲,以表对他人的尊重。
在待人接物上,见到长辈时应主动问好,以表达敬意和尊重。与亲戚交流时要热情友好、言辞得体,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语言。
总言之,回娘家讲究多,尤其是大年初二春节期间,需要注意一些民俗禁忌和讲究,避免惹笑话。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