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在山西那可是出了名的人物。他以前就像是山西的“地头蛇”,大伙儿都管他叫“山西老大”。但就这么个曾经威风凛凛的角色,最终却只能在台湾的偏远乡下,孤苦伶仃地走完一生。
那时候,共产党军队胜利的脚步越来越快,阎锡山心里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和财产,他急匆匆地带上几十箱金条,逃到了台湾。大家伙都挺纳闷,手上有这么多金子,阎锡山咋还混得那么惨呢?
抗战那会儿,阎锡山在山西可算得上是风光无限,靠着手里的大权,在国民党里头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战争这事儿,变得比翻书还快。
1949年,国共内战越打越烈,国民党眼看就要输了,阎锡山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决定扔下山西开溜。逃跑时,他带上好几十箱金条,心里盘算着靠这些钱给自己找个好后路。
不过,麻烦恰恰出在那些金条身上。那时候,阎锡山坐的那架飞机因为太重,差点儿就没法飞起来。飞行员赶紧跟他说,得赶紧减轻重量,要不然飞机根本就没法安全起飞。
碰到这种抉择,阎锡山宁可撇下身边跟的人,也坚决不放手那些金子。他心里头那本账算得清清楚楚,这些金子就是他到台湾站稳脚跟的底气,是他养活家里人和老部下的“活命钱”。
可他万万没想到,那些金条不但没帮他重新站起来,反倒成了他政治路上的一块大石头,让他摔了大跟头。
他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表面上对他还不错,给了他几个头衔,让他做了“总统府”的顾问,还成了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的一员。但这些职位啊,说白了就是挂个名,一点实权都没有。
蒋介石压根就不信他那以前的“老兄弟”,只是暂时拿他当棋子,用来摆平内部的力量争斗。蒋介石从来就不乐意看到别人手里有太多权力,特别是阎锡山这种以前自个儿称王称霸的军阀。阎锡山带着大堆钱财到了台湾,这在蒋介石看来,简直就是心头的一根刺。
在那复杂的政治较量背后,蒋介石专门安排了陈立夫等人盯着阎锡山,生怕他跟大陆的共产党扯上关系。这样一来,阎锡山虽说心里还想再掌大权,但也实在是没办法做到。
蒋介石在台湾的根基越来越稳后,阎锡山就慢慢被排挤到了一边。虽然他早就在美国和日本买了房子,想着要移民过去,但蒋介石就是不让他走,总说“待在台湾才是最好的选择”,硬是把阎锡山留在了岛上,一点机会都不给他溜走。
阎锡山没别的办法,只能认了。他挑了个台北阳明山里头隐蔽的地儿,搭了个名叫“菁山草庐”的小木屋,打算就这么躲起来过日子。刚开始那会儿,这地儿连电都没通上,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
更惨的是,台湾那边台风疯狂肆虐,阎锡山盖的木头房子哪经得起这狂风暴雨啊,没多久就被台风摧残得不成样子,破破烂烂的。
他无奈之下,学着山西那边窑洞的样子,拿石头动手盖了间结实的屋子,好歹算是有了个落脚的地儿。大家伙儿后来就给这石屋子起了个名儿,叫“菁山石屋”。
对一个曾经权势滔天、号称“山西王”的人来说,现在住在这么个破地方,心里头肯定觉得落差老大了。
以前,他在山西那可是风光无限,啥好日子都享受过了,但现在呢,只能躲在这偏僻的窑洞里,种种菜、养养鸡,再开个小会啥的。他天天就跟几个老战友聚一块儿,聊着以前的那些风光事儿。可叹的是,那些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这冷清和孤单了。
一开始,阎锡山带着三十多号手下和一整个连的宪兵,在“菁山窑洞”扎了营。但日子一长,条件越来越差,很多人受不了这份苦,就不愿意再跟着他,一个个都走了。
阎锡山那儿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最后算下来,连十个都凑不齐。就连他一直特别信任的那个秘书原馥庭,也有了走人的念头。阎锡山一听这消息,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直接就跟原馥庭说上了:“你可不能抛下我不管啊!”
这场景真是让人感慨万分,一个往昔权势滔天的军阀,现在竟落魄到这种地步,身边能谈心的人都快没了。
阎锡山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从未真正低头认输。到了他老年的时候,就算手上没了权力和地位,他那股子倔强劲儿还是一点没变。
他快不行的时候,自己动手写了几条悼念自己的对联,每句话里都藏着藏不住的寂寞和不服气。
有一副挽联是这样写的:
躲躲躲,停停停,变变变,这是三个步骤。
拼拼凑凑,接着干,全都搞定,只为成就一番大事。”
横批是:(这里直接给出横批的新表述,因为横批通常简短且精炼,所以直接替换表述方式即可)上联新意:吉祥话语挂门前,幸福日子迎面来。下联变换:红火日子旺旺旺,美满家庭笑笑笑。
简化欲望,摆脱腐朽。
这段话听起来挺普通的,但细细一品,能感觉到他对人生有不少感慨和力不从心。另外那副挽联写着:“要甩开,要甩开,一旦沾上想洗净真难。得稳住,得稳住,跌下去想翻身超不易。”横幅上是:“奋力挣扎。”阎锡山这一辈子,一直都在跟命运较劲,可到头来,还是没能从权力的漩涡里抽出身来。
他以前总想着,手里攥着那几十箱金灿灿的金条,靠着这些家底,能在台湾那块地方重新站稳脚跟,再次发达起来。
蒋介石其实早就明白了他的小九九,虽然表面上对他客气得很,但暗地里却把他挤出了权力中心,让他在台湾的山沟沟里孤独到老。那些金条没帮他东山再起,反倒成了蒋介石收拾他的借口。
阎锡山这辈子,从带大军掌权到没办法只能躲起来,碰到了好多大风大浪。他老说的那个“不走极端”,到头来也就自己骗骗自己。以前那些金银财宝、大权在握,时间一长,啥都不是了。
这位以前威风凛凛的“山西大佬”,可能压根儿没想过,最后竟会在这么个偏远荒凉的地儿,走完他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