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来自遥远北方的民族,他们原本属于另一个国家,却在中国的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生命。
他们在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刻,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为这个他们认定的祖国贡献一切,这个民族,就是中国唯一正式接纳的外来民族——俄罗斯族。
十月革命后的大迁徙1917年,俄国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整个国家陷入了大乱,一些人实在扛不住国内的动荡,开始往外逃命,其中一部分人就选择了往中国跑。
他们从遥远的俄罗斯一路颠沛流离,穿越了冰天雪地,硬是在严冬中顶着冷风,走进了中国的土地。
这些逃难的俄罗斯人到了中国东北,他们也没啥选择,就在边境上安顿了下来,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东北,大雪纷飞,冷得人骨头都打哆嗦。
这些人赶着马爬犁,硬是用那股子狠劲儿,在结了厚厚冰的江面上滑过来,就这样在中国扎了根。
后来,他们住的地方慢慢发展成了一个俄罗斯族的小村子,这村子还改了个新名字,叫边疆俄罗斯族民族村。
村子里的人过着他们熟悉的生活,还是保持着一些老家的习惯,比如吃喝穿戴都带点俄罗斯味儿,但是慢慢地,这些人也开始学着融入中国的环境。
你要是去看看现在的“彼得大叔”,可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地道的东北大叔,别看他长得像个外国人,满嘴的东北话可一点也不差。其实他的祖辈,就是当年那批逃难到中国的俄罗斯人。
归化军的成立与抗战贡献话说到了1931年,新疆当时的老大金树仁看到局势紧张,心里也是一紧张,他琢磨着,眼下敌人逼近,自己手里的兵力有点儿捉襟见肘,不够使啊。
正好那时候有一批俄罗斯人逃到了新疆,这些人个个身强体壮,又有点儿军事背景,金树仁眼珠子一转,心想,何不把这帮人给拉拢过来?说干就干,他赶紧找这些俄罗斯人的头领谈了一番。
俄罗斯人当时的日子也不咋地,反正留在新疆也是过日子,能有个靠山也不错,于是他们就答应了金树仁的提议。
金树仁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主儿,他一挥手,组建了一个叫“归化军”的部队,这支队伍还真不是一般的混杂军,人数一度达到了好几千,编得井井有条,训练也上了道。
归化军刚上战场就立下了功劳,那时候甘肃的军阀马仲英搞事情,想把新疆给搅和得更乱,结果归化军一出手,打得马仲英的部队是抱头鼠窜,连忙撤退。
这一战让金树仁的统治得以稳住,他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然而事情还没完,金树仁这人骨子里有点多疑,尽管归化军表现得不错,但他总担心这帮人将来不好控制,结果慢慢地对他们就开始不信任了。
没多久,他甚至连归化军的军饷都拖着不发,搞得人心惶惶,归化军的将士们虽然为新疆的安定出过力,但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感觉这趟活儿干得有点不值当。
但是无论如何,归化军在那段时间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苏联的影响与盛世才的统治时间一晃到了1934年,新疆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候,盛世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心思缜密,又有点儿野心。
他上位后,马上就和苏联眉来眼去的,两边关系走得挺近,苏联那边也不闲着,见新疆这个地儿挺重要的,就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势力伸进去。
盛世才对苏联的支持那是心领神会,他开始对归化军动起了脑筋,归化军是俄罗斯族人组成的,原本对金树仁也不太满意,现在换了个新老板,大家伙儿心里还想着是不是能过上点安稳日子。
可盛世才一开始还对他们挺客气,等局势稍微稳定下来,他心里就犯嘀咕了,觉得这帮人功劳太大,万一哪天不听话,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他跟苏联那边一商量,决定下手整治归化军,别看归化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可是在政治斗争里,还是太天真了。
盛世才想的是先稳住他们,找个借口把归化军的几个领导给处理了,说是他们有反意图,果然没过多久,几个头领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归化军内部顿时人心惶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然而盛世才这人城府深得很,他一步步地削弱归化军的势力,甚至在后来的几次战斗中,故意让他们去打最危险的仗,把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才算罢休。
归化军的战士们也是吃了不少苦,但他们到底是军人,不管怎样的命令都得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到了最后,归化军从一支英勇的队伍慢慢地被瓦解,曾经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他们,在政治的漩涡里,终究还是被卷了进去。
盛世才的这套操作,也让他在新疆站稳了脚跟,但归化军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辉煌了。
民族认同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局势终于稳定下来,曾经在风雨中飘摇的俄罗斯族人也迎来了新的开始,虽然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不少坎坷,但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也逐渐成为了他们心中唯一的家园。
1949年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民族识别工作,要把全国的各个民族都认定清楚,这时候,俄罗斯族的身份也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虽然他们的长相、语言和文化跟汉族有很大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认同中国这个国家,毕竟这片土地,已经给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也让他们有了新的归属感。
对于很多俄罗斯族人来说,这种认同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打实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无论是在新疆还是东北,这些曾经的外来人,已经和当地的居民打成了一片。
他们学会了汉语,吃上了中国菜,甚至在节庆时,也和邻居们一起过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些曾经遥远的故土,早已变得模糊,反倒是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成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归属感,俄罗斯族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自豪地说,中国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的后代们更是把汉语当作第一语言,早已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
虽然他们还保留着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但在骨子里,他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
现代俄罗斯族的生活与文化到了21世纪,俄罗斯族在中国的生活已经和其他民族没啥两样了,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但在中国的大家庭里,这些人过得踏踏实实,日子也过得挺滋润。
现在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你要是去这些地方,可能还会碰到几个看起来像“老外”的人,但一开口,那标准的汉语或者东北话,绝对能把你唬住。
他们的生活早就跟当地融为一体了,平时吃的、穿的、住的,跟咱们没啥两样,甚至有的俄罗斯族家庭还包饺子、过春节,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当然了,他们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在新疆的俄罗斯族家庭里,有些老人还喜欢穿传统的俄罗斯服饰,做一些老式的面包和奶酪。
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但他们的孩子们呢,大多已经不怎么会讲俄语了,反倒更喜欢吃中餐,喝奶茶。
这些变化其实也挺自然的,毕竟生活在这里,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慢慢地,你也就成了这里的一部分。
俄罗斯族的年轻一代,和汉族、维吾尔族的朋友们一起上学、工作,聊得都是一样的热点话题,玩得也是一样的手机游戏,这些差异,慢慢地就淡化了,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多元融合的生活方式。
现在,如果你去到黑龙江的一些村庄,看到那些金发碧眼的小孩和普通中国孩子一起玩耍,或者走进一户俄罗斯族人家,听到他们用流利的汉语招呼你坐下吃饭,你会发现,这个民族早已和中国的文化紧紧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