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两个“1000万”: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千万辆的国家;再是比亚迪的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仅用时15个月,就实现了从500万到1000万的飞跃。
纵观行业,除了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小米等新势力你追我赶,更有吉利、广汽等传统车企转身入局,不断向新能源汽车的高地发起冲击。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不只是企业的角逐,更是各大城市之间明里暗里的较量。
其中的胜出者,像大家熟知的新能源代表城市深圳,有着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仅当地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就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带动深圳GDP增速领跑全国;老牌汽车重镇上海,通过“筑巢引凤”之术引入特斯拉,聚集起上千家零部件企业,并依托背靠长三角的完备产业生态,在国内新能源领域保持领先身位。
而落败方,如曾号称“东方底特律”的传统汽车产业基地长春,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显得落寞而黯然;最早发明“新能源汽车之都”概念的武汉,2023年仅生产了不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逐渐落于人后。
与此同时,新的变数正在产生。一些10年前在汽车版图中并不起眼的角色,如西安、常州、合肥、宁德、宜宾等一众城市,在近些年快速崛起并成功上位。这些城市原本产业基础薄弱,但却各尽其能手段频出,在这场超级竞赛中斩获颇丰。
下面嘉宾商学带你一起深入盘点,那些在新能源大潮中逆势翻盘的“黑马”城市。
1、【西安】乘比亚迪之风,追新能源造车之路2022年,西安以年产101.5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战绩,超过了特斯拉光环下的上海,一举成为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赚足了媒体的眼球。这也使得在2023年的政府报告中,西安可以骄傲地说上一句:全国每7辆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是西安造的。
但是仅在一年前,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还只有26.9万辆,不到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一半。如果再往前追溯,尤其是和老牌汽车产业城市相比,如广州、上海、长春、重庆、柳州、武汉、北京等,西安可以说是籍籍无名。到了2000年初,西安虽然也开始有了从中国重汽分家的陕汽压阵,但是在乘用车市场上并没有多少水花,除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秦川汽车,西安可以说是“底子薄,基础差”。
到了2003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77%的股份,拿到了造车的资质,开始从电池领域向汽车行业进军。由此,西安便和比亚迪这个电池行业的领头羊结下不解之缘。
不过,早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说是一块看起来贫瘠无比的土壤,既没有市场基础,又没有政策驱动。直到2013年,财政补贴从城市试点向全国铺开,新能源汽车纳入产销统计体系,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行业发展才迎来真正的起点。事实上,当年的产量只有低得可怜的1.8万辆,分配到西安比亚迪的销量更是少得可怜。但是,这波政策利好却按下了西安比亚迪的发展加速键:2014年,比亚迪西安新能源基地——草堂一期工厂建成投产,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开始为高速发展蓄力。
随后两年,政策效应果然开始显现……
到了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一下子突破50万辆,比亚迪也跻身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前十。
作为比亚迪首个造车基地的西安,由此开始被冠上新能源之城的帽子,朝着新能源汽车千亿产值的高峰迈进。当然,比亚迪也没有让西安失望。自从落户西安后,比亚迪就在西安开始了不遗余力的产业链耕作: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布局;2014年,新能源汽车基地一期投产;2017年,开建纯电动客车基地;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二期扩产;2021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开工;2022年,比亚迪三期整车工厂正式投产……
有了比亚迪这个整车制造的明星,西安政府也借力发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的招商策略:落地了三星环新动力电池、西安众迪锂电池等动力电池项目,引进了联合汽车电子、弗吉亚汽车内饰、延锋内饰、法国埃顿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最大程度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本地化。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3年,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链集聚企业约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也使得汽车产业成为西安高新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2022年,厚积薄发的比亚迪终于开启了爆发式增长:销量达到恐怖的186.9万辆,同比上升152.2%,一举超过特斯拉,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的宝座。西安,则靠着比亚迪一飞冲天,仅比亚迪一家企业就为西安贡献了99.5万辆产量,让西安顺利迈入新能源汽车百万级别阵营,成为该年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截至2024年12月13日,由于比亚迪的一路高歌猛进,比亚迪西安工业园已完成年产百万辆目标,再次让西安的新能源汽车稳在百万产量规模之上,“新能源之都”的名号实非空穴来风。
2、【常州】有理想,苏锡也有常相比于西安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一家独大,常州的新能源汽车可谓多点开花,除了理想、比亚迪这些整车制造商外,还有中航锂电、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这些电池巨头。2023年,常州新能源领域制造业的产值达到7680.7亿元,同比增长15.0%,顺利带着常州跨入GDP万亿俱乐部,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近68万辆,虽然整车销量比不上西安的规模,但产值规模已向万亿发起冲击。
作为“苏锡常”三兄弟存在感最弱的一个,常州一度被人调侃为“苏锡无常”。但是,常州这样一座既没有锂矿资源,又缺乏整车制造经验的城市,缘何能跻身成为新能源汽车一流城市呢?这要追溯到常州的工业基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常州就开始进入变压器生产领域;到了80年代,电缆电线初具规模;21世纪初,光伏行业开始兴起,常州顺势而为,开始抓住了新能源的脉搏;到了2006年,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常州有了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几十年的积累,让常州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是,正式和新能源汽车结缘,还要从2013年常州将核心部件和动力电池作为重点方向开始。这一方向性选择,为常州的新能源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大大提高了常州对新能源产业的敏锐度。
2015年,常州金坛区决定抓住新能源的风口,一次性巨资投入28亿元,引入河南洛阳的中航锂电(现中创新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可两年后,中航锂电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技术之争时遭遇失败,两年亏损近10亿,让金坛国资顿感“压力山大”。可箭已在弦上,如何能不发?在得知其洛阳母公司有意出售止损时,金坛国资顶着巨大的压力,果断“抄底”:双方合作成立一家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常州金坛出资70%,中航锂电出资30%,一下子将洛阳的这家央企子公司变为常州的地方国资控股企业。在常州的帮助下,中航锂电不仅成功渡过危机,还成为了行业出货量全球前五、全国第三的龙头。
不过,直到2016年,常州还没有整车制造商落地。
这一年,屡屡碰壁的理想汽车CEO李想带着三页PPT来常州找生产基地;而常州,也正处在新能源破局的关键阶段,恰好碰上了失意的李想,惺惺相惜。但政府投资除了双方有意,还得经得起审查评估。好在常州已经有了中航锂电这种先例,经过多轮洽谈后,双方定下以“招投结合”的创业模式,常州政府投资7.8亿元,理想正式入驻常州武进高新区。这一步,使得常州成为最早迈入新能源整车制造的城市之一。
2024年1-10月,理想汽车交付39.3万辆,累计已交付102.7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的榜首。除了自身的发展,理想汽车还加码了常州本地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在理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中,江苏省内144家,常州本地就有32家,体现了理想和常州的知遇之恩。
2016年,在理想汽车入驻常州的同一年,宁德时代也在常州溧阳市成立江苏时代;随后第二年,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合资的上汽时代项目也落地了,先后带动了60家链上企业集聚常州溧阳;2018年,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化身蜂巢能源,再让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走上一个台阶;2019年,比亚迪携诚意而来,投资100亿元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目前,比亚迪累计产量已突破65万辆,2024年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30万辆。
自此,以理想和比亚迪为整车,中航锂电、江苏时代、时代上汽、蜂巢能源、北电爱思特为动力电池,加上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2+5+N的新能源产业结构在常州健康稳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常州拥有3400家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动力电池产业链深度布局,完整度达97%,全国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48.8万辆,完成产值超1050亿元,预计全年新能源产值将突破8000亿元,苏锡不再无“常”!
3、【合肥】六大汽车品牌加持下的逆袭翻盘在造车领域,与北京、上海、广州、长春等传统老牌汽车城相比,早期的合肥可谓家底薄弱,被民间戏称为“三五城市”,即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万人口,5家作坊。即使到了21世纪初,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也一度排在大中城市80名开外。
但如今,合肥已集齐了江淮、蔚来、比亚迪、大众、长安、安凯六家整车制造商,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4.6万辆,全国排名第四,妥妥地实现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逆袭。
合肥究竟做对了什么?
与西安、常州相比,合肥不能说是没有基础,甚至还占有优势。早在1964年,合肥的江淮汽车制造厂(江淮汽车集团前身)就已经成立;1966年,合肥客车制造厂(安凯客车的前身)也成立了,合肥的汽车工业早早就起步了。1997年,安凯客车在深交所上市;到了2001年,江淮汽车也在上交所上市了——可以说,在别的城市还没有踏足整车制造时,合肥就已经手握两家汽车上市公司了。
不过,这并没有让合肥的汽车工业就此快人一步,因为在资本、技术、人才等众多要素面前,合肥的吸引力显然比不过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即便是工业基础扎实的二线城市常州,也有与合肥这个省会城市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机会。风,总会悄悄的吹来。
2009年,国家推行“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合肥成为首批参与示范推广的13个城市之一,开始搭上了政策的首班车;2010年,合肥再次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资格,一下子成为当时全国六大“双试点”城市之一,站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前列。合肥政府也积极响应,确立了将新能源车作为支柱产业的目标。
政策利好之下,合肥蛰伏的两家老牌汽车企业开始抬头。
2010年1月,安凯客车率先出手,一下将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18路开始运营,让合肥成为全球首个开通纯电动公交路线的城市;2011年,江淮汽车也开始了在新能源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口气将585辆江淮同悦投放私家车市场,一度开创了全国纯电动轿车规范投放市场的先河。从效果上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成为新闻的意义大于对产业的推进,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种子算是在合肥扎下了根……
不过,真正搅动合肥新能源产业,让合肥走上逆袭翻盘“高大上”之路的,是江淮汽车这家地方国资的一系列操作。
2016年,另一位PPT造车的老板——李斌找到江淮。“来嘛?”“来!”……一番交涉后,江淮与蔚来一拍即合,一个有牌照没资本,一个有资本没牌照,达成百亿战略合作,成立江淮蔚来制造基地,打造“世界级全铝车身工厂”。2017年12月16日,蔚来第一款车ES8上市,正式进入造车新势力领域;2024年10月,蔚来交付17万辆,累计交付62万辆,可谓成绩斐然。
2017年,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外资企业在已经拥有两家合资车企的情况下新建纯电动合资公司。合肥国资主导下的江淮汽车再次乘势而为,和国际巨头大众汽车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由此,大众汽车相关的优势产业链也进入了合肥的阵营,再一次加速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
有了蔚来和大众的支撑后,合肥新能源汽车的局势越来越明朗。
2021年5月,在了解到比亚迪有扩产的打算后,合肥政府主动出击,邀约比亚迪相关团队来合肥考察,从谈判到签约,只用了21天;从签约到开工,又仅用了42天,可谓光速落地。2023年,合肥比亚迪生产整车近50万辆,贡献了合肥近七成的产量,成了合肥新能源汽车的又一主力担当。
2024年11月26日,华为与江淮汽车联手打造的高端超豪华品牌“尊界”首次亮相,百万级电车的现世,再次把合肥的新能源产业拔高了一个层次。
至此,六大汽车品牌齐聚,合肥的新能源桌上可谓群英荟萃。2024年前三季度,合肥引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153个,总投资达1315亿元。到了12月15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127万辆,远超2023年的74.6万辆,距离“2027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00万辆”目标再近一步,妥妥的一匹黑马。
相比于西安、常州和合肥,具有老牌汽车上汽和国际巨头特斯拉坐镇的上海,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在2022年被西安超过后,就失去了第一的地位;而作为比亚迪总部的深圳,凭借比亚迪这一巨头,2023年则以173.3万辆的产量,一骑绝尘,首次跻身“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4年更是预计可能达到恐怖的280万辆,短期内其他城市是望尘莫及了。
4、【宁德】既是宁德的时代,也是时代的宁德在新能源汽车打得火热的时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的城市PK赛也在不断进行着,而背后最大的推手之一,当属宁王——宁德时代。
作为具有万亿级市值、千亿级营收规模——宁德时代的大本营——福建宁德,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新能源城市。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宁德市“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但是,如果放在十几年前,估计出了福建,没有多少人知道宁德是个什么地方。可以说,早期的宁德,是一座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城市,直到宁德时代的出现。
宁德,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经济发展速度一直缓慢,GDP位于福建倒数第二,还曾经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老、少、边、岛、贫,这是人们对宁德为数不多的认知。跟新能源的关系,更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2008年,一个叫曾毓群的宁德人决定回乡创业,宁德的故事这才翻开了篇章。
1999年,曾毓群、梁少康和陈棠华在香港创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LT),主攻聚合物锂电池。创立之初,ALT走的就是技术路线。在攻克了电池鼓包的技术难题后,ALT实现电池自动化量产,由此名声大噪,迅速抢占手机电池市场;2004年,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ALT拿下了苹果iPod的电池供应订单,顺利切入果链,也使得ALT一跃成为手机电池的标杆。不过,2005年,因投资人撤资,加上前期引进风投时导致创始人持股比例过低,曾毓群等人一下子又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人。2008年,在宁德政府和曾毓群的努力下,ALT在宁德成立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宁德的新能源产业定下了基调。
2011年,国家明确限制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汽车动力电池,曾毓群找准机会,带领ALT的动力电池板块从ATL中独立出来,在家乡宁德成立了新公司,取名宁德时代(CATL)。
凭借早期在消费级锂电池方面积累的声誉,宁德时代顺利拿到和宝马合作的单子:为宝马的一款“之诺1E”的新能源车提供电池方案。难,但必须迎难而上,在经过长达2年的技术攻关后,在曾毓群带领下的宁德时代成功完成了和宝马的合作订单。宝马的品牌声誉,加上宁德时代的技术背景,很快让这个专注于锂电池的企业站稳了脚跟,先后获得宇通、吉利、上汽、金龙和长安等多家车企的订单,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越走越宽。等到2015年时,宁德时代的电池出货量已经跻身全球第三,把三星和LG甩在身后。到了2018年,宁德时代再次超过松下和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供应商。自此,宁王的时代开启。
不过,宁德时代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也离不开宁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宁德有了宁德时代这个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但是产业基础,要想进一步发展,只能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着手,通过查漏补缺,逐步引进配套。2015年,在一番招商努力下,三十多家动力电池链条企业入驻宁德;这一年,宁德时代也十分争气,一跃跻身全球第三,让宁德开始露出新能源基地的锋芒。
2017年,在宁德市政府以及宁德时代等企业努力下,国内外110多家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应邀前往宁德参加招商大会,又一下使得20多个项目就此落定宁德,宁德的产业链越发扎实。
2018年,在宁德时代的影响下,上汽宁德基地破土动工,让宁德从动力电池开始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延伸,配套的40多家供应商,涵盖汽车内外饰、座椅和空调系统等诸多零部件,使得宁德有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23年,上汽宁德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4.5万辆,宁德汽车行业产值突破450亿元,再加上锂电新能源(产值2948亿元)、不锈钢新材料(产值2095亿元)、铜材料产业(产值311亿元),宁德的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5806亿元,GDP跻身百强城市82位。
从小透明到新能源之都,宁德可算上演了一出逆袭的戏码。不过,宁德时代搅动的,不仅有宁德,还有2000公里之外的宜宾。
5、【宜宾】3年破千亿,白酒香,锂电强众所周知,宜宾是名酒“五粮液”的故乡,也一度以白酒而闻名。2023年,宜宾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突破1800亿元,白酒是妥妥的千亿级产业。可是,2024年,与白酒差十万八千里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不仅在宜宾召开,而且还一举在宜宾签约项目133个,签约总金额845.5亿元,涵盖动力电池(含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可谓风光无限。
一向以白酒闻名的宜宾,缘何在新能源的赛道中显山露水?
事实上,这已经是宜宾连续第三年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三年时间,它引得百余家行业龙头纷纷落户,累计的协议投资额将近3000亿元。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还被授予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称号。可宜宾这个没有制造业基础的城市,何以率先走在了新能源产业的高点上?这得从宜宾的地理位置说起。
宜宾地处四川,多山多水,具备锂矿资源、水电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锂矿资源,按照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家德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的说法,“四川的锂矿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7%,位居全国之首。”靠山自然吃山,锂资源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这注定四川在动力电源上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一切,宜宾正好符合。
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是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与甘孜州、阿坝州等锂矿资源地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可以利用地理优势,一边承接锂矿资源,一边加工外输,推进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锂矿资源优势,丰富的水资源也发挥出宜宾的水电优势,6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每年超300亿度发电量中,70%以上是水电,扣除补贴后电价可以低至0.3元/度。
有锂有电,一下让宁德时代看中了这个被酒盖过名声的资源宝地。
2019年,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落户宜宾,宜宾的锂电开启了从0到1的蜕变。在宁德时代的影响下,科达利、震裕科技、中材锂膜等一系列锂电产业链上的企业纷纷落户长江工业园。2020年,宜宾电池产业集群的规上工业产值不足20亿元;但到了2022年,产值已经达到889亿元;2023年,落地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28个,投资超500亿元,41家规上动力电池企业产值1013亿元,可谓3年破千亿;如果算上2024年签约待达产的项目,新增产值将再加上千亿规模。可以说,宜宾的新能源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2022年开始,宜宾在动力电池加码的同时,似乎找到了产业发展的财富密码,它开始瞄准了光伏这一新能源的又一赛道,短短2年,成绩亮眼,预计2024年实现产值约300亿元。
此外,与宜宾争夺锂电之都的,还有宜春、遂宁、新余……手握锂电,剑指发展,是资源之争,也是资本角逐。
总的来说,中国的新能源之所以能够弯道超车,离不开背后城市的角逐和国人的奋进。西安、常州、合肥、宁德、宜宾、重庆、柳州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包括那些没有提到的城市,他们有的靠的是自然资源之力,有的凭的是产业布局之谋,既要政府发展经济放手一干的魄力,也要企业厚积薄发誓定输赢的决心……归根结底,城市的竞争,需要有历史的积淀,有资源的禀赋,但最重要的,还是对机遇的把握。
作者 | 何伟
出品 | 嘉宾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