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好演员集聚一堂,给我们观众带来一场群星闪耀的演艺盛宴。
在影片中的众多角色中,三个女性角色引人注目,女性间的互助尤其感人肺腑。
其中,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特别让人怜惜。
对于这一角色,赵丽颖已与人物融为一体。
没有精致妆容、没有华丽服饰,纯素颜入镜,完全褪去了荧幕小花、剧集大女主的完美光环。
我们沉浸在电影院的光影时刻,已完全忘了她是赵丽颖,我们看到的她,就是故事中的郝秀萍。
郝秀萍在电影中是一个又聋又哑的农村妇女,虽然不是电影的女主角,却是故事中王永强伤人案件的关键人物,贯穿剧情线索始终。
案件背景:
郝秀萍与王永强为给女儿医治聋哑病症,向同村的刘文经借了高利贷,还不上款;
被刘文经非法暴力追债,对王永强实施打骂、侮辱、虐待,多次强暴郝秀萍。
恶霸刘文经再一次强暴郝秀萍后,王永强进行反击,在两人打斗中,王永强把刘文经杀死了。
王永强被抓,受害人家属聚众闹事,引发舆论关注,要求检察院尽快对王永强提起公诉。
主办检察官吕玲玲认为证据不足,要求警方继续调查取证。
依照电影播放的时间顺序,郝秀萍主要出现在剧情中五个场景。
一是车站王永强被抓后,刘文经家属对郝秀萍母女进行了长期的骚扰,逼迫郝秀萍在虚假声明上签字。
家已不成家,屋内被砸得乱七八糟,墙壁写满: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杀人犯......
郝秀萍带着女儿逃跑,在长途汽车站,孩子险些被刘文经的堂哥给抓走。
还好检察官韩明和吕玲玲出手相救,把郝秀萍和孩子护在身后。
在车站这一幕,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初次在银幕出现。
她身着一身朴素、陈旧的衣服,素颜出镜,头发凌乱,全身脏兮兮的,完全掩盖了自身清丽的长相。
因为长期持续遭受暴力与凌辱,再加上东躲西藏,她那种怯生生的、对恶霸充满恐惧的眼神,流露得很自然、传神。
孩子被抢后,她作为母亲,无法出声呼救的急切与无助,不顾一切扑上前去想抱回孩子的动作,表演得真实可信。
赵丽颖通过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和微妙的面部表情,成功地表现出郝秀萍内心的情感波动,
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无助、挣扎和坚韧。
她全身都是戏,演技浑然天成。
吕玲玲带着郝秀萍母女去韩明家旁的酒店入住,请求韩明和他媳妇帮忙照顾当事人。
韩明媳妇立马收拾东西,去酒店照看她们。
郝秀萍对韩明一家表现出感激之情。
只见这个这时候,她整个人是放松的,含着感恩的热泪,用手语舒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整个状态符合剧情,赵丽颖所饰演角色的情绪传达得很到位。
郝秀萍在工地找人,是认识很久的老乡,自己老公对他挺好。
找到了这个人,他却不愿出庭作证,着急、失望、不理解充斥着她的内心。
她刚下跪求他,却被刘经文家属一行人追来围住。
这群人对她实施威逼与利诱,让她在满纸谎言的说明材料上签字。
郝秀萍最终选择以跳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绝望和愤怒。
这场戏是赵丽颖表演的高光时刻。
她通过精湛的手语表演,将郝秀萍无法听与说的局限,转化为令人心惊的情感传达。
她的每一个手势都极具力量,充分展现出角色内心的悲愤和痛苦。
她的表演不仅没有生硬与教条,反而如此真实动人,成功地引爆了全片最大的泪点。
这是一个案件重现的回忆式场景。
郝秀萍在自己家里被刘经文强暴。
被凌辱之后,她走到门口,面带伤肿与血痕,衣衫凌乱,崩溃地向丈夫控诉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与侮辱。
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赵丽颖的表演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撕裂感。
郝秀萍内心的痛苦、绝望、无助,仿佛已穿透银幕,让我们观众深刻感知,并与之产生浓烈的情感共鸣。
这也是对韩明和吕玲玲的内心予以重创的事件,引发了执法人员对“依照司法惯例处理案件”是否正确的深度思考。
我们都为郝秀萍的结局感到揪心,幸而她被救活了,躺在医院病床上。
郝秀萍在这个场景,只是出现了少量躺在病床上的片段。
这个时候的她,虚弱而无助,看着自己丈夫走入病房,大悲之后突如其来的喜,似乎也浸染着数不尽的苦涩。
她笑中带泪的样子,将一个小人物的悲喜演绎得淋漓尽致。
对于赵丽颖在电影《第二十条》里的表演,张艺谋导演是这样评价的:
“赵丽颖突破了自己,突破了自己的天花板,不再是过去的赵丽颖了。”
并且,在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导演对赵丽颖的夸赞毫不吝啬,甚至可以说是溢于言表。
他详细地描述了赵丽颖在片场的专注、敬业和天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这位年轻演员刮目相看。
那么,参演名导的电影,得到了导演、同行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赵丽颖是怎样做到的?
1、抓住机会据说张艺谋导演一看到剧本,就觉得赵丽颖很适合郝秀萍这个角色。
他打电话让她来试镜时,赵丽颖没有问有关片酬的事情,直接就问时间,确定何时试镜。
2、感知角色张艺谋在采访中曾说过,《第二十条》剧本中关于郝秀萍的最初设定,女儿是聋哑人,她作为母亲并不是。
赵丽颖拿到剧本后,通过反复研读,很快找到张艺谋,说了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从社会学调查和医学的角度看,父母是聋哑人,子女很大程度上,也是聋哑人。
既然剧中设定女儿是聋哑人,那妈妈也应该是,这样才更合理。
张艺谋认真考虑了这个想法,随后很快同意,从而更改了剧本。
他说,“这个提议很诱惑自己,因为从真实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事实。”
所以说,赵丽颖是在用心理解和感知人物角色,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认真,悟性极高。
这也是张艺谋导演评价“赵丽颖不仅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用心思考角色、深入挖掘角色内心的表演者”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演绎聋哑人角色,赵丽颖努力学会了手语。
因为聋哑人是通过手语进行交流的,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手语对于郝秀萍这个角色的表演,至关重要。
因此,赵丽颖深入学习手语,不仅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更是为了尊重角色,深化表演。
而且,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赵丽颖并非简单地学习手势的表面形式,重点在于领悟手语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研究手语的语法规则、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与角色生活背景的契合,她逐渐掌握了手语的精髓。
通过这种深入的学习,赵丽颖在电影中,能准确演绎出郝秀萍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演显得真实而生动。
为了共情剧中人物,更好地融入角色,赵丽颖采取自己的方式,感知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
她一进片场就戴上了耳塞,不跟任何人说话,体验聋哑人的生活。
在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导演曾说:
“在现场,赵丽颖几乎不说话,跟谁都不说,甚至跟我也不说。有一阵子,我都忘了现场还有这么个人。我就觉得她不爱说话,但后面的表演我都非常满意。”
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不言而喻,需要旷日持久的修炼,非一日之功。
所以,我们观众在电影里看到的郝秀萍,已经没有了赵丽颖原有的影子。
她纯良质朴,苍白瘦弱,她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只能通过手语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说,赵丽颖给了他很大的惊喜,关于她的表演,他用了“洗尽铅华”四个字来形容。
总之,赵丽颖在电影《第二十条》里的表演,我觉得她无需自证演技。
因为她已经让我们观众相信,她就是电影中的郝秀萍。
我是盛夏,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盛夏语”,看书影故事,识人间百态,记人情冷暖,写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