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曹操当一把尺,历代太祖皇帝哪个更强?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5-02-27 16:36:04

我们先定一下曹操的档位。

曹操如果评级为2S,那么历史上能达到3S级别的君主恐怕寥寥无几。

但这并非绝对,让我们盘点历朝历代的太祖们,看看谁能超越曹操。

首先要明确一点,太祖并不一定是开国皇帝。

比如曹操,他是魏太祖,但魏朝的开国皇帝是魏高祖曹丕。

这涉及到“始受封”和“始受命”的区别。

隋唐两代的太祖都是追封的,所以杨坚和李渊都是高祖。

因为他们的父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追封“始受封”的人为太祖,例如隋太祖杨忠、唐太祖李虎。

而像刘邦这样白手起家的,始受封和始受命都是他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太祖。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的庙号“太祖高皇帝”是汉景帝时期追封的,当时庙号制度尚不完善,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可能导致了误解。

但毫无疑问,刘邦的成就远超曹操,他统一天下,而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失去了统一的机会。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曹操或许强于刘邦,但刘邦善于用人,麾下有曹参、韩信等名将,而曹操则更依赖于个人的亲力亲为,这也是曹魏在武庙中祭祀较少的原因之一。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在治国方面也有很大建树,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重视文化建设。

如果说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那么刘邦可以说是做了1.5代,妥妥的3S级别。

然而,历史上像刘邦这样的人物凤毛麟角。

东汉及蜀汉时期,太祖的称号已被刘邦占据。

光武帝刘秀只能被尊为世祖。

至于刘备,如果他能三兴大汉,或许会被追封为中祖。

与曹操同时期的吴太祖孙权,与演义中塑造的形象有所不同。

历史上孙坚与江东基业的关系并不大,孙权不将太祖的称号给予孙坚也可以理解,孙坚最终的庙号是始祖。

但如果要追封太祖,孙策绝对配得上,毕竟江东基业是他打下来的。

然而,由于世系问题,孙权不可能让孙策的儿子有继承权的,所以孙策只能是长沙桓王。

因此,吴太祖孙权在成就上不如曹操。

我认为,孙权和曹操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彼此成就各有千秋。

孙权的军事实力或许不如曹操,但在任期内开疆拓土,获得荆州、交州,比孙策时期更多。

孙权善于用人,能屈能伸,多次抵御曹魏和蜀汉的进攻,不落下风。

如果没有孙权,也就没有江东的帝业。

此外,孙权对南方地区的开发,对后世影响深远,东晋及南朝能够在南方站稳脚跟,也有孙权的功劳。

然而,孙权晚年的种种操作,包括二宫之争逼死陆逊,虽然情有可原,但也为东吴后来的动荡埋下了伏笔,这需要扣分。

因此,我个人认为孙权的评级应该为S,不如曹操。

晋太祖司马昭的问题与孙权类似。

如果司马炎追尊司马懿为太祖,那么司马师才应该是帝系传承。

所以司马炎采取了一个策略,司马懿被尊为高祖,司马昭为太祖,司马师为世宗。

世宗的称号通常用于帝系传承中断的情况,司马师的情况比较特殊,司马昭算是拨乱反正。

司马昭的个人成就有限,只能评为A。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涌现了许多太祖,这里只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

例如前秦太祖苻洪、后秦太祖姚苌、后赵太祖石虎等等,这些人物的影响力有限,不足以进行比较。

值得一提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元嘉之治”,反杀权臣,政由己出,经济文化发展良好。

但他的军事才能略逊一筹,并且在用人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对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个最终统一北方,击败柔然的强人。

刘义隆三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元嘉之治”也随之崩溃,他的继承人问题也没有处理好,太子刘劭弑父。

所以,刘义隆的评级只能是S。

还有一个萧道成,当政时间不长,主要以收割为主,缺乏曹操那种亲力亲为开疆辟土的成就,平叛的含金量低于拓土,只能评为A。

高欢和宇文泰是同时期的两位杰出人物。

高欢最初被追尊为太祖,但后来高洋改追尊为高祖,因此直接pass。

宇文泰的军事能力很强,先后夺取东魏的河东等地和南梁的巴蜀等地,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对隋唐都有深远影响。

同时期的高欢也奠定了北齐的基础,我认为他们都应该评为2S。

五代十国的太祖中,隋唐太祖没有太多可讨论之处,武周太祖武士彟也不在讨论范围内。

五代时期比较值得讨论的只有朱温,李克用和郭威,南方那些割据的小朝廷,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这三个人其实也都差不多,跟曹操比都不行,我看也就三条A(指评级)。

我们跳过他们,直接来看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肯定是3S(最高评级)的人选了,毕竟他基本实现了大一统。但说实话,总是差点意思吧,北汉还在,燕云十六州也没拿回来,这能比曹操强吗?

北汉的问题,我觉得赵匡胤多活几年也能解决,但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得看对手啊。辽当时也很强,人家还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呢。

但赵匡胤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大部分汉人故地都可以得到休养生息,这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赵匡胤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上也都有建树。

他虽然也是抑武的,但也没有那么重文,不像他弟弟赵炅那样操作变形。

对比曹操,毕竟曹操只统一了北方,还是比不了赵匡胤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这两位感觉要对比曹操,但还是比较难评。

毕竟,打进开封的是耶律德光,灭辽和北宋的是完颜晟。

说实话,在扩张以及汉化程度上,辽、金的太宗功劳更大一些,而太祖更多的是统一草原以及建立基业。

应该都是S级别。

元朝我们就不聊了,直接来看明太祖朱元璋。

别说是3S了,就看他跟刘邦谁高啊?

3S里面还要分个大小王吗?

我觉得很难评出来,大家都是比较顶级的用人能力,都是顶级的战略能力,就连这两个人身后事也差不多嘛。

我觉得吕后夺权和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其实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你都没有把身后事安排明白,我觉得……这么看,要说对手,可能朱元璋的对手相对弱一些,那么就刘邦排第一呗?

啊,其实就别排谁第一了,反正太祖的第一档就是这三位:刘邦、赵匡胤、朱元璋。

嗯,行吧,那大致我们的排名就是这样。

因为太祖和太宗有很大的区别,太宗的情况都差不多,可以指定一个标准,而太祖的情况就很复杂。

有追封的,有当了半辈子皇帝的,有当了皇帝没几年就死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我们只能分档次。

不过太祖好像没有B的吧?

先等等,感觉好像还漏了一个人,不配上榜吗?

努尔哈赤是吧?

那大家来评一评吧。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9
德叔谈史悠悠过

德叔谈史悠悠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