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居安全调查组
▶ 凌晨3点的诡异绿光:智能家居变偷拍摄像头"7月15日凌晨3点24分,北京朝阳区某卧室突然闪过绿光——床头某品牌智能音箱在无人唤醒状态下,自动开启录音模式并将47秒夫妻对话上传至境外服务器。"
记者实测恐怖时间线:
00:15 设定"晚安模式"后所有设备显示休眠
02:33 音箱内置摄像头悄然启动(红外模式偷拍画面截图)
03:17 设备向新加坡IP发送加密数据包(流量监测图实锤)
05:49 手机开始推送"婚姻咨询"广告(通话中出现的关键词被精准捕获)
▶ 1999元买的不是管家,是商业间谍我们自购三大主流品牌AI音箱进行72小时监测,发现:⚠️ 87.3%的设备存在夜间自启动漏洞(某米音箱凌晨异常工作日志:自动创建"卧室-争吵-20240715"音频标签)
⚠️ 62%的隐私数据流向不明第三方(某灵语音记录被发现在暗网标价出售,30分钟夫妻对话售价200美元)
⚠️ AI正在构建家庭数字画像(数据贩子提供的样本报告:包含作息规律、消费能力、亲子关系等9维隐私评分)
▶ 家电造反现场:这些设备正在偷窥你▋ 冰箱变推销员"当检测到用户连续三天食用高热量食品,某品牌冰箱自动向减肥药商家发送客户画像"
▋ 电视成情报员"4K摄像头通过瞳孔变化分析情绪,在观看战争片时推送军迷论坛广告"
▋ 扫地机器人是地形测绘仪"某型号产品绘制家庭平面图精度达2cm,可标记保险柜/贵重物品位置"
▲ 点击查看偷拍视频(关键人脸已打码)
▶ 黑色产业链调查:你的隐私值多少钱?我们潜入三个AI数据交易群发现:
隐私类型收购价主要买家夫妻争吵录音80元/分钟情感咨询机构儿童哭闹片段120元/段教育培训机构老人健康监测数据2000元/月保健品推销公司黑客演示震惊现场:"通过空调WiFi模块切入家庭网络,15秒获取所有智能设备控制权"(技术细节已模糊处理)
▶ 紧急自救!三步斩断AI黑手1. 死亡开关设置
某米设备:长按静音键10秒→关闭"云学习"功能
某精灵设备:在APP中关闭"个性化服务"→删除所有语音记录
2. 物理封印指南
用黑色胶带覆盖所有内置摄像头(附各品牌摄像头位置图解)
在路由器设置中屏蔽以下IP段:103.216.xxx.xxx(东南亚数据中心)
3. 安全设备白名单
通过国家智联网安全认证的3款设备(附检测报告二维码)
老式机械开关改造方案(无需联网的物理控制模块)
▶ 律师警告:这些证据可获10倍赔偿发现设备异常发热立即录像取证
定期在搜索引擎检查自家地址+设备型号+隐私关键词
收到精准广告时截图保存,可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6条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