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淞沪会战两倍于日本的中国军队为何战败

兜兜爱读书 2025-01-14 20:18:16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这是一场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的惨烈战役。中国军队以75万余人的庞大阵容,对抗日本30万余人的精锐之师。在这场较量中,日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远超中国军队。

然而,中国军民所展现出的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却是日军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国力和军力不如日本,但中国军民以25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毙伤日军9万余人,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彻底粉碎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梦想。

然而,淞沪会战最终还是以中国的失败告终。那么,导致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多取守势,且地域无险可守。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曾主动发起攻势,但整体来看,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在战役的各个阶段,中国军队大多采取守势,消极防御,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这种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无疑是死路一条。

蒋介石在淞沪会战中的作战指导,可以说是非常愚蠢。他将70万大军部署在沪、宁、杭三角区域,这个区域形似一只庞大的乌龟,上海如同乌龟的头部,杭州和江阴则像是乌龟的脚。上海地区实际上是一个被杭州湾和长江口夹在中间的半岛,而南京则好比是乌龟的尾巴,太湖流域那片河网纵横的地带则是乌龟的背脊。

在缺乏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这样的军事部署使得中国军队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毫无退路可言,恰恰落入了日军速战速决、一举歼灭的战略圈套。

淞沪战场地形平坦开阔,缺乏天然屏障,难以构筑坚固的地面工事,给防御作战带来了极大挑战。中国数十万大军,既没有形成纵深的梯次布局,也没有灵活实施战役机动,一线部队过于靠近海岸和江岸,长时间遭受日军舰炮的猛烈轰击,导致人员伤亡极为惨重。

8月23日以后,中国各部队被日军紧紧咬住无法脱身,往往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限制,无力改变战场局势。仅有的一次主动进击也因组织指挥不力而失利,此后再未能有任何转机。

在战略部署上,蒋介石选择了逐次增援的战术,只注重战役层面的反击,而缺乏整体战略上的主动进攻。战斗往往以短促突击的形式进行,这种僵化、缺乏灵活性的战略战术,使得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处处受制,被动挨打。

一支失去了战场主动权的军队,只能被动防御,这样的军队又怎能避免失败的命运呢?尽管中国军队在战役中也有一些主动出击的行动,但这些努力终究无法弥补蒋介石在战略指导上的消极和被动,因此,失败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

其次,蒋介石及中国统帅部对杭州湾这一侧背的战略重地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会战初期,蒋介石就预见到日军可能会从金山卫登陆,进而包抄中国军队的后路,因此他在沿岸布置了一些简易的防御设施,并安排部队进行监视。

但是,随着会战局势的日益激烈,原本防守杭州湾的部队被逐渐调往淞沪战场支援。蒋介石和他的德国军事顾问都坚信,日军已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上海正面的战斗中,不可能再分兵去登陆杭州湾。然而,这个判断却成了致命的误判。

当日军真的在金山卫登陆时,蒋介石顿时慌了神,迟迟下不了撤兵的决心。直到4天后,战线面临全面崩溃、军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时,他才匆忙下令在上海的部队全面撤退。可惜,此时撤退的最佳时机已经错失,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最终导致军队像山崩一样溃败,造成了惨痛的局面。

除了对杭州湾的忽视外,蒋介石和统帅部还犯了另一个重大的指挥错误。在淞沪会战长达三个月的期间里,他们竟然没有派遣少量部队或参谋人员去实地检查长江三角洲的国防工事,也没有进行战前必要的整修、准备和整体防御规划。

结果,当中国军队从上海地区撤退到防线时,才发现根本无法顺利进入阵地投入战斗,也没有任何支援和接应。部队根本无法利用这些国防线进行有效作战,那花费了几百万元巨资打造的所谓“东方马其诺”防线,简直如同纸糊的一般,被日军轻而易举地就突破了。上海沦陷后,南京也随之遭殃,国家的门户就此大开。

如果蒋介石能在10月中旬就着手有计划地组织参战部队逐步撤离上海市区,将防御阵地扩展到苏州河南岸,并且调派桂军主力部队作为接应,负责有序地接应前线部队撤出战线,那么中国军队就能以完整的装备状态,开始在预先构筑好的国防线上进行部署。

同时,组织地方政府和民众一同清理整修防御工事,补充粮食、饮水和燃料等物资。后续增援的部队也被尽量部署在京沪与京杭地区,作为防御作战的机动预备力量。如果将淞沪会战扩展为京沪会战,那么日军的进攻很可能会遭遇更大的阻力和更多的损失。

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淞沪会战的失利,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承受的一次惨痛损失。但这场战役同样彰显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无畏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中国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守护了自己的主权与尊严。尽管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深刻教训,却如同警钟长鸣,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深入思索。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27
兜兜爱读书

兜兜爱读书

95后理工男,热爱读书,喜欢分享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