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2010·11·24
放言“篆刻走向世界”
——与张瑞田先生商榷
侯勇
近期《书法报》刊发了张瑞田先生《慎言“篆刻走向世界”》一文。主要论述有二:其一,“以朝贡体系建立起来的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文明在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基础,而不是世界人民对书法、篆刻的喜爱”。其二,列举韩天衡先生为出席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各国政要刻治礼品印一事,并言:“以我对西方人的粗浅了解,我知道,他们会把中国人赠送的印章当做艺术品精心收藏,而不会当凭信使用。”并据此得出“慎言篆刻走向世界”的结论。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据笔者所知:一、如日本,汉字在日文中占有相当比重,书法、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已根植于其民族文化之中,既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也有繁荣的时代创作,甚至当下日本篆刻家的作品远比某些中国青年印人的作品更传统、更纯粹;二、受赠者对篆刻作品的使用与否,全为作者臆测,不足论也。但我们却能看到,2001年8月31日北京奥运会会徽颁布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授权书上加盖了一方篆刻名章予以确认,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这一盛举。至于作者所言“凭信”者,在恢弘博大的篆刻艺术体系中仅为一途,如汉印之厌胜印、黄越神章等,全为祈祝祥福、避邪去灾的精神表达,而无资信凭证的使用价值,历代肖形印亦是如此。故而,作者之论有失偏颇。
笔者以为,篆刻艺术走向世界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既是导向性的,也是必然性的 。并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地理概念上的距离无限缩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真、善、美的卓越品格更是感动了人类文明本真的精神世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惊艳亮相,世界为之动容。2009年,中国篆刻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级“非遗”项目。至此,可以认为篆刻艺术业已走向世界。
但是,张瑞田先生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对事物的认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偏差呢?
传统的艺术理论研究基于一种线性的历史观(由夏商周……继而元明清),而当下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立体而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世界就在身边,你我触手可及。
笔者坚持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当有国际视野。
就篆刻艺术而言,长期以来对其综合性的研究基本上停滞在训诂、稽考的简单记述的层面上,而一旦将其置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的时空背景、丰富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解读,就会惊奇地发现,其所富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广泛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典文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内的众多范畴,堪称中华文明的高地,更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
篆刻走向世界的主旨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其审美表达、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趋向,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变成篆刻家。这就像人们在欣赏意大利歌剧时,没必要人人都成为精通意大利语的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