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最终失败,跟范仲淹无法做到“文如其人”有关系吗?

小飞鱼儿写文 2024-04-12 20:03:31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之畔,建造在古岳阳城岳阳门之上,与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然而岳阳楼的声名远播,更多的是依靠收录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北宋岳州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得岳阳楼成为勤政爱民、心忧天下的政治象征。

其实岳阳楼历史久远,始自东汉。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横江将军鲁肃始建阅军楼,即岳阳楼之前身。

两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初称南楼,诗仙李白在诗中首称“岳阳楼”后沿用至今。现存岳阳楼系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在历史上,岳阳楼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壮观宏伟的建筑构造而闻名,历代文学名家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岳阳楼,并留下众多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为何会走向失败,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话题。

宋仁宗时期,朝廷冗官冗员现象越发严重,宋军面对西夏军全面崩溃。

无奈之下,宋朝只能以外交手段来换取和平,因此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财政上入不敷出,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老百姓生活困苦,时不时爆发农民起义。

内忧外患之下,宋仁宗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下令召回因劝谏时政被贬的范仲淹,封他做参知政事,并重用诸如富弼、韩琦、欧阳修、余靖、蔡襄、王素等人。

同年九月,范仲淹根据仁宗的要求,草拟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疏,针对宋朝政治存在的弊端,他提出了十条措施,由此揭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

改革方案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改革,内容上包括考核官吏,整顿吏治;惩办贪污,裁汰冗官;改革科举,选拔人才;提倡农桑,减轻徭役;发展军屯,加强国防等。

但由于新政触动了保守派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先后遭贬出朝,短暂的“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范仲淹所推行的庆历新政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认可,他们认为如果庆历新政能够成功的话,也不会出现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但是时代没有给范仲淹施展抱负的机会,庆历新政的失败,也让宋王朝失去了一次改革与自救的机会。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既有内因也有外患,除了与君主的昏聩无能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

庆历新政实施几个月之后,大宋朝廷确实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官僚机构开始精简,以往凭借着关系进入官场的无能之人也开始被刷了下来,而且在科举考试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务实性的政策,为国家精选了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才。

但是在改革制度推进的同时,宋朝内部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因为庆历新政的主张和宋朝的国策方针是明显冲突的,这也注定了它会失败。

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想要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但是范仲淹改革的重点在官场吏治。

范仲淹新政推进的结果,将会导致宋朝90%以上的官员都丢掉官衔。这些官僚是士族代表,士族的利益受损也代表着皇帝的利益会受损。

所以宋仁宗权衡利弊之后,叫停了庆历新政。而一手推进庆历新政的范仲淹也被人排挤,留下了“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的历史考问。

宋仁宗多疑的性格也是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宋仁宗是一个没有太多耐心的君王,想要改革的时候就要快速推进,一旦遇到麻烦的时候就撒手不管。

除此之外,范仲淹无法做到文如其人,也是庆历新政失败的一大原因。

庆历六年他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情怀,可惜早已丧失了改革的良机。

宋夏之战时,赵祯为了激励前线将士,将前线担任指挥的四个人,从文官转为武将,其中就有范仲淹。

结果范仲淹坚辞不受,他无法接受成为武将,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

范仲淹,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情怀呢?在自身利益面前,在集团利益面前,范仲淹也只是个不愿放弃自身利益的古代文人而已。

后来王安石在庆历新政的基础上推行了变法,但是庆历新政的失败也预示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甚至再后来文天祥的改革主张,也没有得到宋王朝的肯定。

自此,宋朝放弃了最后一次自我拯救的机会,难逃被历史车轮碾压的命运。

0 阅读:1

小飞鱼儿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