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住房招募人养老,农村夫妇照顾了老人10年:房子不是老人的

祺瑞说情感 2024-08-05 08:12:49

自从老伴去世后,76岁的张云涛老人越发觉得孤单难耐,于是发了一则招聘启事,招募人给自己养老,条件是自己百年之后赠予对方房子。农村女子杨慧娟应聘之后,和丈夫周亮一起照顾了老人10年。老人因病去世,当杨慧娟按照当初的协议,准备接手这套住房时,发现房主并不是张云涛老人……

76 岁的张云涛老人一生平凡而朴实,唯一的骄傲便是培养出了一个研究生儿子张绍海。只是儿子张绍海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工作,并在那里安了家。

张绍海平日里工作的繁忙,让张绍海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以前,张云涛老人和老伴相互陪伴,日子倒也不觉得太过孤单。然而,老伴的离世,让他的世界瞬间变得寂静而清冷,孤单的感觉如影随形。

儿子虽然也曾邀请老父亲张云涛去上海一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在上班之余也能抽时间照料父亲的生活,可是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陌生的环境,让张云涛老人感到极不适应,在那里生活的时间不长,张云涛老人再次回来老家。

老人独自住在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里,越来越觉得孤单,于是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发了一则招聘启事,招募人给自己养老,条件是将自己的房子,在他百年之后赠予对方。

这则启事立即在城市的角落里传开,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大多人只是观望,觉得其中或许有诈,所以来应聘者寥寥无几。

从农村来的女子杨慧娟,一直和丈夫周亮在城里辛苦打工,平日都是租房子住,一直梦想着能在城里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把儿子从乡下接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几年下来,由于还要赡养公公婆婆、抚养儿子,他们手中并没有攒下多少钱,买房的愿望始终遥遥无期。

当杨慧娟看到这则招募启事后,心动之余也有些犹豫。她和丈夫周亮商量了许久,最终决定去应聘试试。当他们敲开张云涛老人的家门时,老人那充满期待又略带审视的目光,让杨慧娟心里有些打鼓。

杨慧娟说自己来自农村,能干活,也能把他照顾得好好的,不过,老人同意得同意丈夫和自己一起住进来。杨慧娟这么说,当然也怀疑老人别有用心。

老人说:“你和你丈夫可以一起住进来,不过试用期三个月。如果我满意,就把你留下来,管吃管住,没有工资,等我去世后,房子归你。如果我不满意,我按照保姆的价格,支付你三个月的工资。另外,正式聘用你之后,你必须保证和试用期一样的服务,否则,房子你还是得不到的。”

杨慧娟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先留下来。杨慧娟手脚勤快,洗衣、做饭、做家务,样样都做得井井有条。张云涛老人看在眼里,心中对杨慧娟渐渐满意起来。杨慧娟的细心照料,让老人久违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久之后,在老人的同意下,杨慧娟把乡下的孩子也接进了房子里。

杨慧娟的儿子小宝,是个自来熟,平日叫张云涛爷爷叫得十分亲切,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原本冷清的房子充满了生机。随着小宝一声声“爷爷”,叫得老人心都化了,日子就这样平静而温馨地过着。

张云涛的儿子每年也会抽时间回来看看老父亲,见杨慧娟一家和父亲相处得很好,也就放心了,平日他也会给杨慧娟发一些红包。不知不觉中,杨慧娟一家和老人已经共同生活了10 年。

这10年里,有欢声笑语,有感动泪水,张云涛和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然而,岁月无情,张云涛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84岁那年,开始卧病在床。杨慧娟和周亮忙前忙后,经常要带着老人去医院,平日也是悉心照料。

病榻上的老人看着他们疲惫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老人的儿子被他们的举动感染着,却也几分没有时间照料父亲的愧疚。

张云涛老人86岁那年,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杨慧娟夫妇协助张绍海,给老人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张绍海因为公司有事情,没有多作停留,就带着妻子、孩子回上海了。

杨慧娟和周亮按照当初的协议,准备接手这套住房。可当他们找出房产证,准备办理过户手续时,却发现房主并不是张云涛老人,而是远在上海的张绍海。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杨慧娟一家陷入了绝望。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毕竟这10 年的付出,他们是真心实意的。杨慧娟心里委屈,但她从未后悔过这10年的陪伴。只是丈夫周亮心中有些不满,觉得老人不该这样欺骗他们。

杨慧娟说:“我们一家人这10年过得也不错,张爷爷对小宝更是视为亲孙儿,小宝能在城里读书,考上了大学,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大不了咱们回农村去。”

周亮也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地收拾东西,准备在张绍海回来之后,他们就搬出去。直到半年之后,张绍海才从上海回来,还是和以前一样,把他们当成妹妹和妹夫。

当周亮犹犹豫豫地把当初和老人签订的协议拿出来,给张绍海看了之后,张绍海沉默了,这让周亮顿时觉得不妙。

“这份协议是没有法律效率的,也可以视为无效协议,毕竟这房子的房主是我,不是我父亲,而且这协议也是私下的签的……”

听着张绍海的话,周亮无奈地摇了摇头,此刻,他对这房子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没事儿,张哥,其实这10年我们和张叔叔一起,生活得很好,我们也满足了,我和丈夫明天就搬出去。”杨慧娟强忍着笑容说道。

“我也没有说,这房子不给你们啊?你们替我在父亲面前尽孝,我感激都来不及呢,又岂能赶你们离开。”张绍海想起了父亲曾经在电话里对他提起的杨慧娟一家,那些温暖的话语此刻在他心中回荡。

“可是……可是协议毕竟不是我和你签的……这协议……”

杨慧娟还想说什么,却被张绍海打断了。

“我这一次回来,就是专门来办这事儿的,协议的事儿,就不要管了。我马上带你们去过户,以后这房子就是你们的。谢谢你们,让我父亲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那一刻,杨慧娟和周亮不禁泪流满面,他们用真心和付出,换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房子,不仅是一份物质的馈赠,更是对他们善良和坚守的最好回报。

张云涛老人与杨慧娟夫妇之间的故事,宛如一股清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76 岁的张云涛老人在老伴离世后,陷入了难以忍受的孤单之中。为了给自己的晚年寻得一份依靠,他发出一则特殊的招聘启事,以百年之后赠予房子为条件,招募人为自己养老。农村女子杨慧娟应聘,与其丈夫周亮一同悉心照顾老人整整十年。

这份长达十年的照顾,绝非易事,它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和爱心,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老人身边,关心他的生活起居,照顾他的身体,抚慰他的心灵。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当老人因病去世,杨慧娟准备按照协议接受住房时,却发现房主并非张云涛老人,而是其儿子张绍海。这一情节的转折,无疑让杨慧娟感到了难堪。令人欣慰的是,张绍海看在杨慧娟夫妇照顾老父亲十年的份上,兑现了承诺,这一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情义。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张云涛老人与杨慧娟之间的协议本身就存在着瑕疵和不确定性。毕竟,房产的所有权不在老人手中,他无权擅自处置。但从道德和情感的层面,这份协议代表的是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期望和对照顾者的感恩之情。

杨慧娟夫妇在并不知道房产归属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依然尽心尽力地履行了照顾老人的责任,他们的行为体现了诚信和善良。而张绍海最终的兑现承诺,更是一种道义上的担当。他尊重了父亲的意愿,也认可了杨慧娟夫妇的付出,这种行为值得称赞。

杨慧娟夫妇用十年的坚守,诠释了诚信的力量。他们没有因为可能得不到房子而半途而废,也没有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敷衍了事。他们的诚信,让张云涛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美好。

张绍海的举动也展现了情义的价值,他没有因为法律上的优势而拒绝履行父亲的承诺,而是选择了感恩和回报,这种情义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也传递了正能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人性中的善良、诚信和情义。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杨慧娟夫妇那样坚守诚信,像张绍海那样重情重义,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当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养老的困境。张云涛老人的招聘启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老年人在养老方式上的无奈选择。这也提醒人们,社会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保障,完善养老体系,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不再为养老问题而担忧。

0 阅读:0

祺瑞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