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随笔丨磨石头的惠安女

曲江家文化 2024-04-18 20:30:46

数年前,一个大学同学来泉州旅游,我安排他住家里并带着领略下闽南乡村和泉州古城。可他说他印象最深的还不是古城风貌,而是第一眼就被骑着重型摩托车早出晚归做工的惠安女性吸引。他说,骑着挂档的重型摩托车,推着轰鸣的磨石工具磨石,这两者在北方都是雄壮的男性干的事。我告诉他,在惠安这些事很多惠安女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做的。这话令他更感震撼。

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是惠安石材石雕行业进入起飞和辉煌的三十年时期。先是石雕产品大量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后来又跟随着全国各地园林古建的修建而遍及国内市场。那个时期惠安有大量的石材石雕从业者,尤其惠东的崇武、山霞乡镇企业更是形成产业聚落。那个时期的产业发展大多数是密集型的,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影雕产品的广受欢迎,这项工艺需要很多细心和耐心,犹如石头上的女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于是本来传统中传男不传女的惠安石雕行业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惠安女。

很多惠安的女孩,初中一毕业,或干脆初中都没有读完甚而是小学一毕业,就要被家人安排到石雕工厂开始给家里赚钱。她们一般会从学磨石开始,就是拿着一台电动打磨机在切平的石头上打磨抛光,那个东西一操作起来就是两手会伴随着机器轰鸣处于高速抖动状态。有些心灵手巧些则可能会有机缘机会拿起錾和凿,参与石雕和影雕的工艺制作,很多时候每天要枯燥地敲上几十万下錾凿。因而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惠安涌现了很多女性的石雕影雕工艺大师。

在那个年代,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不过一两百来块,而最普通的惠安女磨石工一个月就有两三千的收入,不过这些收入一般都是要如数交给母亲打理和规划家庭经济的。从十几岁一直到嫁人之前,这些惠安女孩每日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工厂两点一线。家住远一点的,就要学会骑摩托车自己每日来回。很多时候,工具的搬运、保养都是要她们自己一力承担。而终日和石头还有打磨石头的工具打交道,她们手上尤其是手指关节和虎口这些地方的老茧和龟裂的痕迹特别多。福建沿海开放得早,她们下了工,也是爱美且很会打扮,若只从外表你看不出她们是这样粗重活的劳动者,可一看她们的手,你就会全明白了。

磨石头,不仅是一段惠安女的辛勤劳作史,也是一段惠安女的独立自强史。她们长期处于生产的第一线,加上惠安女特有的坚韧,锻炼了她们对经济和社会的理解。她们早早地就成为家庭经济支柱之一,很多家庭其实就是靠着前面的女儿们这样磨石头,来共同支撑了弟弟妹妹们继续上学,所以她们不知不觉养成了对家庭的话语权和责任心。而她们在自己组成家庭后,对于规划家庭经济也好,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也好,都有着其他地区女性少有的那种主见和地位。惠安的聘礼并不高,又有厚重的送嫁妆习俗,某种程度可能也是因为女儿在嫁人前已经给父母亲交过很多钱了,父母亲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而不会在聘礼上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而到了近些年,一方面惠安石材石雕行业发展饱和,机器技术也日渐发达,行业薪资优势也小了,也不再那么需要女性工人;另一方面父母亲们也大多日渐不舍得女孩子去受这份苦,所以新生代的惠安女孩子再去从事磨石的就越来越少。

但无论如何,我难以忘却这三四十年那些磨石头的惠安女为支撑家庭扶着磨石机和錾凿而留下岁月痕迹的双手。

0 阅读:1

曲江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