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总局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在保护中小企业利益方面,《征求意见》鼓励与供应商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
小供注意到,目前多家央企建工企业在特定情况下,有部分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开始采用买方付息的方式:即由核心企业自身承担供应链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减负。当然,也有项目开始采用利息分担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减负。
在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钢材采购项目中,小供注意到,该项目约定的结算方式约定如下:
结算方式为银行转账、承兑汇票、铁建银信、云信、融信或其他金融产品,采用以上金融产品及票据支付的,票据期限不超过6个月,票据比例不超60%,如需贴现的贴息费用甲方承担。

来源:网络
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公司的一个项目采购中,约定:采用供应链金融方式付款的,半年期贴息费用由甲乙双方均摊、一年期贴息费用甲方承担75%。

来源:网络
小供认为,这种核心企业主动采用费用方式有利于持续保持供应链的稳定,也是监管乐见其成的,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