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带着乔治三世的祝贺和满载的礼物,长途跋涉来到清朝,试图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打开通往东方的通商之门。
然而,乾隆以充满傲慢和不屑的笔调,亲笔写下了一封976字的信给英国国王,彻底改变了这段中英关系的命运。
如今,这封信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馆,乾隆究竟在信中说了什么?
大清与大英的初遇:隔阂中的来访18世纪末期,清朝正处在乾隆统治的晚期,时值大清国力鼎盛。
乾隆皇帝不仅掌控着广袤的疆土,还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奉行“天朝上国”姿态,四方朝贡,周边藩属国如高丽、琉球、安南等国皆俯首称臣,敬献珍宝以示忠心。
而此时的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然席卷,英国凭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逐步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物产丰富,技术先进,尤以纺织品和工业制品闻名于世。
东西方世界在不同的发展轨迹上正逐步拉开距离,两个大国间却并未曾有过正式的接触。
乔治三世目睹国内经济的腾飞,见识到新兴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然而,眼前的商机也逐渐被市场的局限性所压缩。
英国国内和欧洲大陆虽是工业品销售的主力市场,却显然难以消化其爆炸式增长的产能。
乔治三世的目光转向了东方的大清帝国,他深知,如果能够打开中国市场,将为英国的工业品带来无限的销路。
然而,清朝的自给自足政策让他也捉摸不定,于是他决心派遣一支使团,既为庆贺乾隆的八十大寿表达敬意,也探讨通商的可能性。
这一使命重大的外交任务被交予了英国著名外交官——马戛尔尼勋爵。
马戛尔尼勋爵年少成名,因多次成功签订贸易协定而被乔治三世所器重。1788年,他曾出使俄罗斯,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交谈,并成功为英国赢得了通商特权。
他的精通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的能力更使他在外交舞台上游刃有余,乔治三世因此确信,马戛尔尼会是打开中国大门的最佳人选。
马戛尔尼接到任务后,迅速筹备团队,安排了近七百名成员,涵盖了科学家、工程师、工匠和翻译。
他们带着精心挑选的礼品,包括天文仪器、现代火器、钟表、纺织机械模型等西方最先进的科技物件,希望通过这些展示,展现英国的实力与诚意。
1792年9月,英国使团分乘三艘大型船只,带着国王乔治三世的亲笔信,伴随大批礼物,离开英国前往遥远的东方。
这趟旅程横跨印度洋、穿越风暴,他们航行了9个多月,终于在1793年7月抵达了天津大沽口。清政府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英国使团早有耳闻,准备妥当迎接。
当时的直隶总督梁肯堂和长芦盐政徽瑞亲自迎接,安排使团入住天津的驿馆,还送来一应生活用品。
不过,马戛尔尼一行人的到来在京城引起的关注并非完全的热烈。乾隆皇帝此时并不在京城,而是前往承德避暑。
而对于大清帝国而言,朝贡的礼节早已是司空见惯,清政府的官员多认为这不过是外夷来使,奉上珍奇之物以求乾隆恩赐。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他们认为英国使团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平等交流,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进贡。
当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后,清政府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将其定位为“朝贡国”,要求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皇帝时行“三跪九叩”的礼仪。
英国人对此深感不解,他们自认此次访华是代表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以平等身份而来,并非藩属国前来朝贡。
乾隆在得知英使团的态度后,虽然有所不悦,但考虑到此次是八十大寿庆典之际,也不愿在外邦面前表现出冷淡,于是委托重臣和珅出面协调。
和珅是清廷中的权臣,以八面玲珑著称,善于处理各种矛盾。
和珅向马戛尔尼传达了清政府的要求,然而马戛尔尼却依旧坚持认为双方礼仪应当对等。和珅见此情形,也只能提出妥协方案,允许马戛尔尼只行单膝跪礼,免去叩头仪式。
在礼仪问题上达成妥协后,马戛尔尼一行便向承德出发,沿途风光秀丽,见证了北方雄伟的山川。然而在承德山庄的会面却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顺利。
乾隆皇帝本想借英国来使大张旗鼓地展示清朝的富足与威严,使英使团产生敬畏之心。
但在随后的接待中,清廷官员对英方礼品并不感兴趣,尤其是马戛尔尼带来的望远镜和火器等现代科技,更是被轻视。
清朝对这些礼物并未表现出新奇之意,反而认为这不过是普通物件。
这种态度令马戛尔尼一行深感不快,认为清朝对于世界的了解远远落后,也使得他们对清政府的好感逐渐下降。
乾隆的“盛世之信”:拒绝与倨傲不过,碍于大局,马戛尔尼还是在庆典之后向清廷大臣转达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请求,意图在大清境内建立贸易渠道,并提出了通商、驻使、居侨、囤货、让地和免税等多项要求。
然而,这一系列请求迅速激怒了乾隆皇帝。
他本就对这位拒绝行叩拜礼的使者心存不满,听闻这些要求后,乾隆立即对英使团的意图充满警惕与反感,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僭越行为。
随即,乾隆下令,将乔治三世的请求一一驳回,以表明大清对这些要求的强硬立场。他的回信不仅在内容上严辞拒绝,更是在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与不屑。
乾隆亲自书写的这封长达976字的信件,正式回应了英国使团的请求,这封回信后来被称作《敕英咭利国王谕》。
在这封信中,乾隆向乔治三世明确表示,大清“地大物博”,不缺任何外国珍宝,自给自足无需外来物资,“天朝”不需要通商,也不会为了满足英国的利益而改变现有的国策。
乾隆在信中直接称英国为“外夷”,进一步强化了“天朝上国”与“外藩”之间的身份差异,完全否定了平等交往的可能性。
在这封信中,乾隆逐一列举了英国提出的通商、驻使、免税等要求,并逐条予以批驳。
他认为这些请求不仅是不合礼制的,更是“大不敬”,认为英国作为藩属国理应恭敬顺从,效仿朝贡,而不是出于私利要求设立通商机制。
乾隆的笔墨之间透露出他对清朝稳固国力的过度自信,强调大清四海臣服,八方来朝,不需要任何外邦干涉。
尽管他未见过英国的工业实力,却已然认定这些“外夷”不过是依赖“天朝”恩赐的附庸,实属愚昧。
信件完成后,乾隆将之交给随行官员,指示由他们转交英使团,随即下达了“逐客令”,意图让英使团立刻启程返程,尽快远离清朝疆土。
英使团成员虽未能理解乾隆的愤怒,却已然感受到清廷的冷淡与不悦。
尽管他们满怀困惑,但在护送官员的催促下,英使团不得不沿着既定路线迅速离开。
隐忧暗生:英国使团的离去与大清的闭门决策一路上,英国使团带着乾隆回信中充满倨傲的字句和沉甸甸的失望,穿越数百里路程。
随行的英国使者们对清朝的封闭与冷漠感到不解,但他们也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对西方科技视而不见的帝国,意识到这片土地与英国截然不同的体制和文化。
马戛尔尼身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地记录着沿途所见所闻,包括清朝的村落布局、土地肥沃程度以及军队装备,试图通过这些记录向英国政府传达清朝的实际情况。
使团的军事官员甚至在回忆录中提到清军的装备和训练方式:“清军士兵手持长枪、弓箭,行列整齐却动作缓慢,未见任何现代火器的影子。”
马戛尔尼意识到,这片广袤土地的武力虽在周边属强,却难以抵御欧洲列强的现代火器与战术。
他们的报告最终成为日后英国政府对清朝军事策略的重要参考。
几年后,鸦片贸易逐渐兴起,成为英中之间的主要商品交易。
通过马戛尔尼的访华观察,英国意识到清朝内部对鸦片需求的巨大市场,也清楚明白这种贸易的潜在危险。英方借助这一途径不断向清朝倾销鸦片,为日后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几十年后,当英军再次踏上中国土地,清军手中依旧持有那些落后的武器,而英军则以舰船和大炮快速攻入清朝的腹地。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清朝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不得不向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总结回望乾隆写给乔治三世的这封回信,其中充斥着乾隆对清朝国力的迷信,以及对工业革命后世界格局变化的无知。
这封“盛世之信”不仅成为大清拒绝开放的标志,更是清朝在中西外交中高傲自负的体现。
如今,这封信静静地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中,成为后人对清朝历史和闭关自守政策的象征性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