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学整地:奠定高产基础
深耕松土
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减少重茬障碍。
每2-3年深翻一次,结合有机肥(3000-3500公斤/亩)或腐熟鸡粪(1000-1200公斤/亩)改良土壤结构。
起垄覆膜
垄距85-90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双行种植,行距30厘米。
地膜选择:春播用白色地膜(增温快),夏播用黑色地膜(控草隔热),覆膜前确保土壤湿润,避免高温烤苗。
土壤调理
酸性土壤(pH<6.5)增施生石灰8-10公斤/亩或钙镁磷肥;碱性土壤补充硝酸钙5-10公斤/亩。
播种前喷施除草剂(如乙草胺),减少杂草竞争。

二、精准播种:优化出苗与群体结构
品种选择
春播选用中早熟高产品种(如豫花37、远达9102),夏播选择耐荫品种(如珍珠豆型)。
播前晒种2-3天,剥壳后分级精选,剔除霉变、破损粒,用种衣剂(杀菌剂+杀虫剂)拌种防地下害虫。
播种时机与密度
春播:地温稳定在15℃以上(豫南4月10-20日,豫北4月20-30日),覆膜可提前7-10天。
密度:大粒型(如鲁花11)双粒穴播8000-10000穴/亩,小粒型(如白沙1016)9000-11000穴/亩。
播种深度
沙壤土播种3-4厘米,黏土4-5厘米,覆土后镇压保墒。

三、田间管理:关键期精准调控
清棵蹲苗
出苗后扒开基部泥土,露出2片子叶,促进第一对侧枝早发,15天后中耕松土。
控旺防倒
盛花后10-15天:喷施15%多效唑300倍液(50公斤/亩)或5%烯效唑20-30克/亩,抑制顶端优势,增强茎秆韧性。
二次控旺:株高50-55厘米时,减少控旺剂用量(如15克烯效唑/亩),避免过度抑制。
中耕培土
封垄前结合追肥中耕,将土堆至植株基部,增加果针入土率,提高结荚数。

四、科学施肥:平衡养分供应
基肥
每亩施花生专用复合肥(13-15-17)50-60公斤,搭配钙肥(石膏粉10-15公斤)和硼砂0.2公斤。
追肥
初花期:喷施0.2%硼砂+0.15%钼酸铵溶液,促进开花下针。
结荚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螯合钙,提高饱果率。
根瘤菌固氮
播种时拌种根瘤菌剂,减少氮肥依赖,增强共生固氮能力。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
病害防治
叶斑病:盛花期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连喷2次。
白绢病:用噻呋酰胺+枯草芽孢杆菌灌根,结合土壤消毒。
虫害防控
地下害虫:播种前用吡虫啉+噻虫嗪包衣,或毒死蜱颗粒剂撒施。
蚜虫:喷施10%吡虫啉1500倍液,兼防病毒病。

六、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
中下部叶片变黄脱落,荚果网纹清晰、籽粒饱满时采收,避免早收导致秕果。
晾晒防潮
收获后及时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定期翻动防霉变,含水量降至8%以下方可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