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春花生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结合最新研究与实践经验整理,助您避开常见误区、提升产量:

一、科学选种与种子处理
禁用自留种:连年自留种易导致种性退化,建议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如油用可选仲恺花1号、航花2号,鲜食可选珍珠红1号等。
种子包衣处理:播种前3-7天剥壳,剔除病斑粒、破损粒,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或吡虫啉包衣,预防土传病害和虫害。
拌根瘤菌剂:每亩用25克花生根瘤菌剂拌种,促进固氮增产。

二、精准播种管理
适期早播: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地膜覆盖可提前7-10天。华南地区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北方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合理密植:宽窄行起垄种植(宽行55-60cm×窄行25-30cm×垄高25-30cm),每亩8000-10000穴,单粒或双粒播种。
控制播种深度:墒好宜浅(3cm),墒差宜深(5cm),避免烂种(烂种率高达20%)。

三、水肥一体化管理
基肥充足: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硼、钼微肥集中沟施。
追肥分阶段:
齐苗后追施尿素5-10公斤/亩;
开花下针期追施尿素5-6公斤+磷酸二铵5-8公斤;
结荚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防早衰。

四、病害绿色防控
青枯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300倍液灌根。
叶斑病:始花期喷施80%代森锰锌300-400倍液,连喷2-3次。
白绢病:发病初期亩用24%噻呋酰胺40-60毫升喷雾。
五、控旺防倒伏
花生主茎高度35cm或株高超40cm时,喷施100mg/L烯效唑或1mL/L芸苔素内酯,控旺同时防早衰(禁用多效唑)。

六、适时收获保品质
油用花生饱果率75%时及时收获,鲜食花生籽仁饱果率50%即采收,避免荚果发芽或霉变。
避坑指南:
❌ 水田种植不挖排水沟→易积水烂根;
❌ 覆膜栽培一次性过量施肥→导致早衰或徒长;
❌ 播种过深/过浅→影响出苗率(理想深度3-5cm);
❌ 过迟收获→直立型品种易发芽,降低产量。

通过以上措施,结合华南地区2025年最新技术指导意见,可有效提升春花生出苗率、减少病害损失,实现亩产超千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