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时,碰到了之前的同事,和她聊了一会儿,忍不住陪着她哭了一会儿。
同事和我同龄,去年她父亲突然去世,快一年过去了,她依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她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父亲突然走了,她后悔没有好好照顾父亲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深深的自责,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时甚至觉得活着没意义。
我静静听她诉说,忍不住和她一起流眼泪。我劝她,为了老妈,为了孩子,一定得坚强地活着。
同事的遗憾,在我们中年人身上不是少数。
年轻时,父母是我们的依靠;中年时,我们成了父母的依赖。可现实却是,我们越来越忙,父母越来越“懂事”——他们怕打扰我们,生病了不说,想我们了也不提,甚至小心翼翼地计算着通话时间,生怕耽误我们的工作。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以为自己在奋斗,在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可他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多陪他们吃顿饭、聊聊天。
其实父母的衰老,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你有没有发现,某一天突然看到父母的白发多了?他们的背驼了?走路慢了?甚至,他们开始记不清事情了?
衰老是一瞬间的事。去年还能健步如飞的父母,今年可能就需要搀扶;去年还能和你谈笑风生的父亲,今年可能听力已经下降;去年母亲还能做一桌好菜,今年可能连盐和糖都分不清了……
时间不会等你,父母也不会永远健康。别等到他们走不动了、听不见了、认不出你了,才后悔没有多陪陪他们。
我们总说“等我有空了”“等我不忙了”“等孩子大了”……可人生最残酷的真相是——“等”这个字,本身就是最大的谎言。别让“忙”,成为永远的遗憾。
李健在《父亲写的散文诗》里唱道:“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那些你以为的“以后”,可能再也没有以后。那些你错过的陪伴,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从现在开始,珍惜还能叫“爸妈”的日子吧。
哪怕再忙,每天抽10分钟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唠叨。对他们来说,你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安慰。
哪怕再忙,也要抽空回家陪父母吃顿饭。父母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回家吃顿饭。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常菜,也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
哪怕再忙,也要抽点时间,多问问他们的过去,趁父母还记得,用照片、视频记录下来,这些,将来都是最珍贵的回忆。
人到中年,我们应该明白,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不是金钱、地位,而是时间——尤其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所以,趁一切还来得及,多陪陪他们吧。
别等到某天推开家门,喊一声“爸妈”却无人应答时,才痛彻心扉地发现——原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阴阳两隔。
请转发这篇文章,提醒自己:珍惜当下,别留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