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从1952年正式登基开始,在位70余年。伊丽莎白二世经历过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多个历史关键节点,可以说是英国现代史的见证人。
不出意外的话,此次将是21世纪迄今为止最为隆重的葬礼,也是英国时隔57年再次举办国葬(1965年前首相邱吉尔国葬)。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本希望借“葬礼外交”展示英国的形象,但由于场地人数限制、行程安排混乱、宾客待遇不公等问题受到诟病(组织这场葬礼相当于接待100个国事访问),几乎变成一场外交噩梦。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名“圣彼得联合教堂”,坐落于英国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它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
11岁时,女王作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在那出席父亲乔治六世的加冕礼;
21岁时,与希腊王子菲利普亲王在那举行婚礼;
27岁时,在那举行自己的加冕仪式;
2022年9月19日,在那举行她的葬礼(女王将葬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那是国王爱德华三世建造的教堂,女王的父母及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皆长眠于此。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已先一步下葬,届时将被转移与女王合葬)。
在女王国葬之前,她的八个孙辈围着她的棺材进行了守夜仪式,在他们周围则是排着长队,最长等待17小时为女王送别的民众。按照英国皇室惯例,守夜仪式一般持续15分钟左右。在女王的孙辈守夜之前,他们的父母上周已为女王守夜两次。
守夜仪式上,威尔士亲王威廉身着蓝色军装,佩嘉德腰带、嘉德之星、金禧奖章、钻石奖章和白金银禧奖章,以及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标志,苏塞克斯公爵哈里王子则佩阿富汗作战服务勋章、金、钻石和白金禧年勋章以及陆军飞行员之翼。
除威廉和哈里外,比阿特丽斯公主、尤金妮公主、扎拉·廷德尔和彼得·菲利普斯,以及路易丝·温莎夫人和詹姆斯·塞文子爵则都穿着黑色服装守夜(由于哈里王子主动退出了皇室成员行列,失去了身穿军装资格的。但守夜仪式不同于国葬,破例允许哈里王子穿军装)。
世纪葬礼
本次国葬将邀请全球50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要汇聚伦敦。大致又可以分为五个层级:
第一层是英联邦王国,即现存的15个奉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女王同时也是它们的女王,所以要派最高规格的团队前往英国悼念。通常是政府首脑亲自带队。
第二层是英联邦其他成员国,比如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南非等。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原英国的殖民地或自治领。既然还是在英联邦混,自然要给女王面子,表示表示。
第三层是君主制国家。别管君王有权没权,天下皇权是一家。世界上还有28个君主制国家,英国王室在里面地位最显赫。那些王室们,自然会借机宣传一波。比如日本皇室,就和欧洲王室走得挺近。英国女王去世后,德仁夫妇和明仁夫妇还宣布服丧三天。本来去伦敦的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但天皇夫妇把名额用了,就轮不到岸田文雄去英国了(这也是德仁即位天皇后,首次出访外国)。
第四层是英国的盟友们,比如欧洲大部分国家、美国等。像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舒尔茨等,都会到场。
第五层是和英国有正常外交的国家,但只有各国元首及其配偶或伴侣才能参加。若元首本人无法参加,可指定一位本国代表代替自己出席。
伊朗、尼加拉瓜和朝鲜,仅被允许派出一名高级外交官出席(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最近公开抨击伊朗是全球“黑暗势力”的幕后黑手,与以色列爆发冲突的巴勒斯坦也派代表出席);
六个国家没收到邀请,分别是俄罗斯(英俄现阶段严重对立)、白俄(俄亲密盟友)、缅甸(不认可军政府)、叙利亚(不认可阿萨德政府)、委内瑞拉(不认可马杜罗政府)、阿富汗(不承认塔利班政权)。
英国还邀请了“手下败将”阿根廷。不过因为马岛战争和马岛归属问题,两国关系向来不和。阿根廷方面有点尴尬,国家元首去那说点啥好呢?为了避免陷入尴尬,阿根廷委派本国驻英的外交人员参加。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携夫人米歇尔也去了,并将此行视为自己竞选活动的一部分。
在民调中支持率大幅领先的竞选人,巴西前总统卢拉发表言论称,博索纳罗与其去参加女王的葬礼,不如拜访慰问下新冠病毒受害者的家属和孤儿,并及时购买疫苗。
最尴尬的可能要数沙特王储萨勒曼。受英方邀请,萨勒曼带队抵达伦敦。可英国法院却以卡舒吉案件为由,拒绝沙特王储参加女王的葬礼。萨勒曼一怒,我还不去了呢!改由国务大臣图尔基王子出席女王葬礼。论君主制,沙特君王的权力其实远大过英国王室,你还瞧不起人,给谁脸色看呢?
对中国代表团,英国政府也是处心积虑。中国组团出席葬礼,却被禁止瞻仰女王的灵柩。部分英国议员此时作妖,无非是想借机报复。因为去年英国就涉疆问题发表错误言论,中方2022年3月反制裁了9个英国人,其中有7个人都是英国国会议员。威斯敏斯特宫又被称之为国会大厦,所以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议长才敢做出“禁止中方代表进入威斯敏斯特宫的决定。
就在中方表态不满后,英国方面态度开始转变。在中方代表团抵达伦敦前,英国国会表示,你们都可以进行瞻仰灵柩。为什么蛋哥又说,英国政府是故意的呢?台“驻英代表”谢武樵又被安排,前往英国外交和英联邦事务部管理的伦敦西区兰开斯特府,进行签名留言致唁。一唱一和两面派,到底是在演给谁看?
特权与皇权
碍于机场人手不足及行程安排,英国外交部早前就建议各国政不要搭乘私人飞机,改乘民航客机前往英国。葬礼当天,各国来宾前往伦敦西部的秘密集合地点,再统一搭乘大巴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方面对这提议予以坚决拒绝(马克龙最后还是“遵循官方建议”,乘搭官方提供的大巴),美国则回复“办不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想搭自己的专车参加女王的国葬,在被告知须搭公车后拒绝出席,改派外交部长参与。最终,英国同意了美国总统拜登夫妇,乘坐专车凯迪拉克加长版“野兽”前往葬礼现场。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也出于“安保需要”,被允许乘坐专车到场。
虽然享受着专车出行的特权,但拜登在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路上,却品尝到了市民拥堵的烦恼。当拜登进入教堂时,大主教们已经到位,就等女王灵柩到来。
事后,美国网友还不乐意了。堂堂美国大总统拜登,竟然坐在了第14排!要在剧院里,就靠近婴儿盥洗室了。比中国落后3排,比加拿大落后8排。
拜登的前任,川建国也跳出来助阵批评,“区区2年,美国就不受待见搞成这样了?如果我是总统,一定不会只有如此的待遇。不过往好的想,至少我们的总统,有和某些第三世界国家领导彼此了解,说悄悄话的机会了。”
是呀,英国人真不会办事!这或许就是英联邦“最后一次合体”。葬礼一结束,这“一团和气”显然难再撑下去了,这只是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