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范伟回头望去,那是43岁的自己!刚刚经历了在春晚舞台上说错词,又巧妙的圆回来之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对赵本山说:哥,我不演了!
当时有不少人不看好范伟的选择,认为他是彻底的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然而18年过去了,范伟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离开赵本山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这个选择让他脱离了赵本山营造的“土味宇宙”的舒适圈。这个选择让他摆脱了一个个困住他的帽子:赵本山搭档、彪哥、东北喜剧人!
他用了18年时间,只为了一件事儿,成为一个演员!而《漫长的季节》是他最好的答卷,看到范伟饰演的王响,人们记住的只有一个境遇非常惨的老头,只有那句向前看,别回头!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意识到如今的范伟,再也不是曾经的范厨师,而是一名演员,一个非常好的演员!
漫长的季节
维多利亚今犹在,不见当年范德彪!《漫长的季节》有多牛逼,自然不用我再来吹一遍,豆瓣的评分足以证明一切,最主要的是这部剧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所有人都被带入到剧情,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就像剧中人物一样,努力想要改变点儿什么,到头来什么也改变不了!
范伟饰演的王响甚至风头超过了“非著名演员”秦昊,范伟不是第一次饰演工人劳模的角色,在《芳香之旅》中,他就饰演过大巴司机老崔,一个被主席接见过,最后却走下神坛的劳模!
不同的是这次他开上了火车,还面临下岗危机,更是积极的配合警察侦破碎尸案,只为立功不要下岗,最后儿子没了,老婆自杀了,自己永远被禁锢在儿子被杀时,那个漫长的季节中!
很多人看完漫长的季节会有一种感觉,仿佛王响这个角色就是为范伟量身定做的,但其实并不是,范伟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不全是,是我本分适合王响这个角色。
范伟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好好掌握人物的命运,熟悉生活才能塑造好人物。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而且用了整整十多年,才打破了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
打破赵本山给的形象用了十余年
如果放到十几年前,人们提起范伟,立马会想到《卖拐》中的经典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想到他的智商,就会自动想到:“缘分啊,谢谢呀”。
仿佛呆傻就是他的代名词一样,而这个刻板印象甚至蔓延到其它领域,在他开始尝试走向大荧幕时,人们记住的依旧是《天下无贼》中的笨贼,”打…打…打 打劫”,“大…大哥,我先劫个色”!
又或者是《马大帅》中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仿佛胖、彪、傻,就是他的本色一样,这个形象是范伟么,某种程度上,这个形象其实是赵本山给的,范伟当年火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形象!
而他为了打破这个刻板印象,却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如今人们想起范伟,再也不是什么范厨师和范德彪了,人们想到的就是好演员!
王阳和王响都是他的童年
《漫长的季节》中比起悬疑的故事,它独有的时代背景更吸引人!而范伟能够把王响三个时间线的故事都演活儿,是因为他从小在沈阳长大,他的妈妈,他的哥哥,他的爸爸都是国营大厂的工人。
换句话说剧中王响和王阳经历的生活,范伟都经历过,国企的生活,他都非常熟悉。才让他能把王响的“爹味”演的让人生厌,才能让他把王响前后20年的反差演绎出来!
正是因为特别熟悉东北的那一段历史,那个时代的事儿,范伟和秦昊等一众演员,才演出了东北独有的幽默,东北独有的平凡却有隐秘的生活氛围!
因为在你看来范伟是演的,其实那些都是他的回忆和童年!
为吃白面馒头走上曲艺之路
说来有点儿可笑,当初范伟走上曲艺之路,只是因为羡慕唱戏的舅舅天天能吃白面馒头!估计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当时人们对于白面馒头的执念!
范伟的父亲是沈阳毛纺厂的宣传干事,爱好为文学杂志投稿,母亲是国营商场的营业员,而哥哥是铁西区的工人,谁也没想到,他居然走上了曲艺之路!
16岁的时候,他拜师陈连仲,当时要学相声,首先要练习普通话,范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勤学苦练,每天用两三个小时练习发声,有时候甚至半小时只练一个字!
不过范伟的相声天赋一般,而他出色的地方反而在创作上,他创作的《一个厂长的日记》让沈阳曲艺团的领导注意到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胖子!
范伟虽然表演被人评价像“念稿子”,但在当时相声界普遍都是旧段子、老相声的相声界,范伟的创作能力却得到了肯定!93年时,他的原创相声《要账》获得了创作二等奖,而且还是在首届中国相声节上获得的!
如果故事照着这个走向发展,范伟最多也就是个相声界,逢年过节在春晚上说着不好笑相声的二流相声演员,可命运想要他做的是演员!
遇到赵本山成为范厨师
当时小品相较于相声更加吸引人,许多相声演员都转型做了小品演员!范伟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他遇到了人生的贵人赵本山!
他们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东三省春晚,他和赵本山演绎了《儿子大了》,改革村风吹满地就来自这里!剧中赵本山饰演的爹叫刘老根,当时谁也想不到刘老根在之后会火遍大江南北!
不过一开始赵本山是绝对的红花,而范伟是赵本山身边的绿叶,当时的小品的编剧还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范伟的台词不能太多,大家都是看赵本山的!
所以范伟成了《牛大叔提干》中的圆滑世故的秘书,《红高粱模特队》中时尚的范老师,不过当时的范伟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完美的衬托了赵本山!
谁也没想到,范伟出圈是在他剃了头后,他秃了,他也变强了,《卖拐》中的范厨师让他一炮而红,观众也把目光从赵本山身上,转移到一直默默无闻的范伟!
此后的二人戏份开始平分秋色,范伟的喜剧天赋也慢慢展现出来,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伟的形象似乎就被框住了,而随着春晚舞台带来的,还有无形的压力!
从赵本山的搭档到彪哥到东北喜剧人
两人的合作不光在春晚的舞台上,当时的赵本山开始拍摄《刘老根》和《马大帅》,范伟跟着过了一把演戏的瘾,虽然都是小人物,但范伟却也因为这两个角色,药匣子和范德彪成为了东北喜剧人!
尤其是彪哥,让东北人都记住了他,甚至范伟在小饭店吃饭时,都会有人拍他肩膀:“彪哥,账结了,走了啊”!虽然成为东北有名的彪哥,范伟心中有些许高兴,但更多的是一种失落感,因为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最后大家记住的都是赵本山,而自己只是药匣子或者彪哥!
包括他在《天下无贼》中饰演的笨贼,范伟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演这个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而他套入了药匣子的感觉临时加上口吃后,立马成为了全剧的笑点,搞的冯远征只好翘起兰花指,配合他演个娘娘腔劫匪!
此后他也把口吃用在《乡村爱情》中王木生的角色上,造就了一个口吃不清的,看上去憨傻富二代,但成也赵本山,败也赵本山,范伟发现自己被形象困住了!
被框死的范伟离开舒适圈
范伟因为赵本山开始了自己的演绎之路,却因此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只能演憨傻的角色,当然如果一直跟着赵本山,的确很安逸,非常舒适的就能把钱赚了!
那范伟充其量就是个大号的赵四和刘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但范伟不甘心只当一个东北喜剧人,他想要演戏,想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所以他选择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可以说他是在拍摄文艺片《看车人的七月》时,有了这个想法的,在片场中,范伟仅仅通过几个动作,就让导演明白:范伟其实是个演员!
而这几个动作,是范伟提前进组,观察北京胡同中的老百姓学来的,正是爱钻研角色的个性,让范伟获得了成功转型!
不爱炸裂飙戏,只爱钻研剧本
如今提到演员演的好,大家都喜欢说演技炸裂,演员飚戏!不过范伟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对于一个角色要冷静,把角色身上的东西演精准了就行,不需要炸裂!
范伟也不喜欢飚戏这种说法,演戏对戏讲究的是相互的一个配合,别掉链子别拉跨就是很好的表演,如果一个人刻意飚戏,会导致对手戏不在一个层面上,很突兀!
范伟说自己:“我有点表演强迫症,老去观察生活当中的各色人物,然后把它储存到脑子里”,所以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能自然落地!
客串《手机》中的砖头哥时,为了剧中几句河南台词,他专程跑到郑州,找当地人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发音,在回来的路上,看到有个农民穿着小背心,外面一个半截袖衬衫,嘴里叼着烟卷,挺着小肚子,他立马就把这些用到了角色身上,让砖头哥有血有肉!
十年配角终成影帝
虽然在《看车人的七月》中,范伟就凭借精彩的演技,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杯,但范伟并不认可这个奖项,因为这是蒙特利尔电影节的奖杯!
从《手机》中的砖头哥到《天下无贼》中的笨贼,再到《非诚勿扰》中的天使投资人,范伟饰演的始终是一个个配角,他始终用最少的台词,完成最出彩的角色!
《私人定制》《1942》《我不是潘金莲》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同的角色,虽然都是配角,但却总能奉献出金句,让人印象深刻!
范伟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拍摄黑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得到了回报,他收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含金量的奖项——金马影帝。
离开赵本山因为家庭成分不同
为了摆脱范厨师的形象,他开始参演电视剧,而为了摆脱范德彪的形象,他又离开赵本山,参演文艺电影!而他离开赵本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人的家庭成分不同!
范伟出生在工人家庭,和出身农民的赵本山不同!赵本山依靠二人转小品还有刘老根大舞台,以及《刘老根》《乡村爱情》开启了东北土味宇宙!赚的彭满钵满!
但范伟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想的却是更高的艺术追求,毕竟从他刚开始入行时,他就是一个创作者,在他创作的时候,会想起父亲如何一次次给杂志社投稿,虽然一次次被退却乐此不疲,因为那是热爱!
向前看,别回头,相逢一笑泯恩仇
很喜欢《漫长的季节》中最后一个镜头,王响对着年轻的自己说:向前看,别回头!人生如此,范伟的人生亦是如此,没有他的主动离开,就没有金马奖影帝!
而在2019年《刘老根3》的大结局中,赵本山借着刘老根的口哭着说:匣子,你咋回来了呢?范伟借着药匣子的口:这不你一句话,我就回来了呗!
两人在分开14年后再度合作,一个拥抱将过往抛到一边!毕竟两人当年互相成就,最后也只是因为理念不同而分开,没有谁对谁错!
从范伟的人生中可以看到,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敢于遵从内心的想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