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首个突破10万亿的省份,马上出现!

商业大美 2025-01-23 08:30:50

古人云:“江流不息,汇聚成海;舟楫往来,通达四方。”

这句话放在今天,简直就是港口经济的生动写照。

港口,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桥梁,吸引着商贾云集,是城市繁荣的命脉所在。

在中国古代,像广州、泉州这样的港口城市,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到了今天,港口更是成了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

港口见证了无数城市的兴衰更替,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纵观全球,那些拥有世界级港口的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鹿特丹,它们以港口为支点,撬动起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一跃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的中心。

纽约港作为美国最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贸易额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了4000万标准箱(TEUs),达到了4112万TEUs。

港口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想要像纽约、新加坡、鹿特丹那样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不仅要拥有强大的港口经济,还得通过发展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形成复合型经济。

就拿新加坡港来说,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在航运和物流领域,绝对的天选之子。

但是,新加坡只靠这个天赋吃饭吗?

很显然,它不只是先天基因好,后天也足够努力,在金融、海事服务、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加坡都有布局,同时它还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它还发展临港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通过低税率、高效的监管框架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吸引国际企业入驻;

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

只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港口经济才能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才能为城市的持续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在中国东部沿海,低调务实的山东港口群,映入我们的眼帘。

青岛港,山东港口的龙头,航线总数超过220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其自动化码头多次打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700箱级LNG罐箱甲板船“TIGER LONGKOU”轮首次重载抵达烟台港;烟台港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也有重大突破。

如新加坡一样,山东的港口群毗邻韩国、日本,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命好。

同时,低调不声张的山东人,一直在硬件设施、服务效率、通关流程上持续优化,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命好又努力,命运肯定不会差。

2024年,山东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400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一,成为了山东外贸的强劲引擎。

山东港口通过“航线+班列+内陆港”的模式,构建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和欧洲的国际陆海大通道。

历史已经证明,单一的产业难以支撑城市的长期繁荣,所以山东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全产业链的持续布局。

机械制造、化工、钢铁、纺织、家电、汽车,还有山东的机电产品。

2024年,山东的机电产品出口值达到8938.3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

还有山东的家电。

海尔、海信、澳柯玛等知名品牌的产品,很多都是从山东的这些港口城市出发,“中国品牌”从这里走向世界。

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更是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的电动汽车出口增长近4倍。

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使得山东在面对外部经济波动时,能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山东作为一个老大哥的担当,在关键时刻展示了出来。

根据《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将突破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港口能力规模、服务效率、智慧绿色发展水平全球领先。

港口经济,只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冰山一角。

在科技创新领域,山东的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山东的家电、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持续升级,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拥有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

在农业领域,山东的农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在服务业领域,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近年来,山东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煤电装机占比逐渐下降,能源结构得到了标志性扭转。

目前,山东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集聚区,尤其在光伏组件的制造和研发方面。

青岛、烟台等地有众多光伏企业,像隆基股份、青岛晶澳等知名光伏企业都在山东设有生产基地。

山东的光伏产业链涵盖了从硅料、硅片到组件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同时,山东还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和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山东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是部门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更是山东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2024年,山东的经济表现尤为突出,GDP接近10万亿,成为北方首个接近10万亿的省份。

其中1月至11月,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3位,增幅连续20个月好于全国;进出口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6.9%,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素来低调务实、闷声做事的山东,正在以实际行动打破大家对山东保守、传统的刻板认知,以其深厚的内力和持续开放的状态,走向更大的历史舞台,承担起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0 阅读:25
商业大美

商业大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