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亡故后,什么时候立碑合适,民间有哪些民俗讲究?

依依聊文化 2024-11-28 08:48:36

农村有一句老话说,“建房搭屋管家运,建坟立碑兴子孙”。这句话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民间对立碑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老人去世后,什么时候立碑合适呢?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不同,丧葬习俗也不太一样。关于老人去世后,什么时候立碑比较合适,通常来说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某一地域范围内,有当地的传统规矩,超出这一地域范围,习俗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家乡有一个地域面积比较广的村,其中有两个村民小组是单独的自然村,其丧葬习俗,与其他十二个村民小组就有很大差异。对于全国来说,丧葬习俗的差异就更大了。

很多人都熟悉一句俗语,“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实际上,这种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了,是大概的说法,民间还有“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隔湾不同俗”、“隔水不同俗”、“隔山不同俗”之说。说明在同一个乡或同一个村的范围内,丧葬习俗也存在差异。

下面列举一些地方在老人去世之后,立碑时间选择上,存在一些常见的地方习俗。

一、不能立碑的墓地

有一些地方把山的形状、地形与人、动物等形状相对比,然后用形状相似度较高的动物和人等命名,比如,龙形山、虎形山、燕子山、鹅形山、狗形山、人形山等。

人们把这些形状的山和地形,视为有生命的物体,民间信仰万物皆有灵,不能受让这些物体到伤害。

比如,如果把坟墓葬在动物形状的口中,立碑就是往动物嘴里塞了一块石头,动物的嘴就不能张合。如果葬在动物的下巴,也同样如此。

如果把坟墓葬在动物的眼睛、脑门上,立碑后,就伤害了动物的眼睛和头脑,让动物失去了活力和生命。

诸如此类的说法,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这是民间存在的一种俗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地方很少有人立碑,甚至连坟墓的硬化也不可以,多为土坟堆。

二、立“热碑”

所谓立“热碑”,即趁热立碑,也就是在下葬的时候立碑。在农村,立“热碑”的情况,通常是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立碑。

过去,一些老人在生前自己就准备好了墓碑,碑上的内容大部分雕刻好了,只有老人去世的日期和立碑的日期空在那里,老人去世后由后人再刻上去。

现在就要方便多了,一般商家都有现成的成品石碑,字体用电子排版,然后用机械雕刻,一块石碑的雕刻,不到半天就可以完工。但有一些老人,在去世前还是做了一些准备,有的还给商家预付了定金,去世后家人就可取碑。

在时间上,不管是“热葬”,还是“冷葬”,完全来得及。立“热碑”的优点是,安葬和立碑一次性完成,以后就不用单独为立碑操心。

这也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生前为什么自己做准备的原因,就是担心去世安葬后,因受多方面的民俗因素限制,儿女不及时立碑,以后就无法立碑。

三、三年内立碑

这类现象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多数农村比较普遍。可以是一年立碑,也可以在第二年、第三年立碑。立碑的时间比较灵活,可以选择吉日立碑,也可是在“挂社”(拦社)之日立碑。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老人去世三年安葬的坟墓为新坟,新坟三年内,在每年的春社日前亲人要上新坟,称之为“挂社”(拦社)。

“挂社”时,要给新坟添土,主要是新坟的土容易向下紧实,也容易被雨水冲洗掉,添土就是为了保持坟墓的高度和形状。很多人家安排在“挂社”,与添土时一起立碑。

也有一些地方在清明节那日立碑,但对新坟来说,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对老坟来说比较普遍。民间有“清明坟头动土不择日”之说,那是针对老坟而言。

“挂社”三年之后,新坟就变成了老坟,如果在新坟三年期间没有立碑,可以在以后的清明立碑。

四、三年以后才立碑

有一些地方习俗,老人去世后,要到三年以后才能立碑,这就是“新坟三年不立碑”的说法。

持这种说法的地方俗信认为,父母去世后,守孝期是三年。按照古制,所谓的“三年”,是一种通称,并不是指三周年,而是跨越三年。其中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两周年,第三年加三个月,即二十七个月。另一种是指两周年后,第三年加一个月,为二十五个月。其依据出自《论语•阳货》:

“子生三年,然后免予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不过,民间守丧并不严格按三年,只是留下一些三年孝期的习俗。比如,有的地方烧三年头香,有的地方烧三年周香,有的地方新坟三年拦社等。

守孝三年期间,坟头不宜动土,即便是拦社、清明期间也不能为坟墓添土,也是有一些地方三年守孝的传统习俗。

立碑就要在坟头动土,既然三年守孝期间坟不宜动土,那肯定要到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立碑。

五、夫妻合葬墓的立碑

有一些地方有夫妻合葬的习俗,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有的地方则没有,就是夫妻能不能并列不同穴地葬在一起,还要受当地很多方面的习俗制约。往往会“东山埋父,西山埋母”的情况,能并列不同穴葬在一起,就很不错了。

有这种夫妻合葬习俗的地方,立碑时间就要等到夫妻都百年后,合葬完成后才能立碑。

如果夫妻一人先走,一个还健在,理所当然不能立碑,只有等到夫妻合葬后,才能按当地风俗立碑。

除了以列举的地方习俗外,各地还有各地的立碑习俗,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由此可见,老人去世后,什么时候立碑合适,不同的地方,因当地习俗不同,在立碑的时间上有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答案。

新时代有新思想,一些年轻人更有新的行事方式。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老人去世后,确定立碑的时间,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习俗,也不用选择复杂的民俗程序,而是自由地选择时间和方式,自己觉得合适就可以了。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0 阅读:242
依依聊文化

依依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