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杨过会暴亡,你看小龙女沦为谁的掌中玩物,他只求与那人同归于尽

耳东品文史 2025-04-20 00:04:54

“射雕三部曲”的三部作品中,先后登场了三位主角,即郭靖、杨过以及张无忌,但说来奇怪,真正被交代了结局的,也就只有郭靖一人。

《倚天屠龙记》中提到,郭靖最终是在襄阳城以身殉城,而张无忌是作为三部曲完结篇的主角,后续没有第四部作品,他最终的结局没被交代清楚,倒也合情合理,但杨过不同,《神雕侠侣》是他的主场,《倚天屠龙记》中也有他的后人,可金庸却偏偏对杨过的结局避而不谈,这是为何?

(杨过、小龙女剧照)

或许这背后还藏着一段略有几分残酷的故事。

一、避而不谈的结局

正如前文所言,郭靖这个角色早在《神雕侠侣》中就已经退居二线,可到了《倚天屠龙记》中,他也依旧是书中的核心人物。

若没有郭靖,就不会有“倚天屠龙计划”,可以说整本《倚天屠龙记》都是围绕郭靖留下的这个计划展开的,他依旧是三部曲的灵魂人物。

可此时的杨过哪去了?

杨过最后一次登场就是在《神雕侠侣》末尾的第三次华山论剑,当众人评选出新一代的五绝,杨过又帮觉远师徒击退了潇湘子、尹克西之后,他便与小龙女携手走下华山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杨过夫妇并未彻底退隐。

有两个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小龙女剧照)

其一是郭靖夫妇用以熔铸倚天剑与屠龙刀的材料就是杨过送出的君子剑、淑女剑以及玄铁重剑,但赠剑的这段剧情并未发生在《神雕侠侣》中,也就是说,后来的杨过一定还去过襄阳。

其二是《倚天屠龙记》中登场的黄衫女子,这女子可不仅仅只是“古墓派传人”而已,她的武功水平甚至都不在张无忌之下,是否堪比张三丰,那也着实难说,只知道她轻松制服周芷若,她的九阴白骨爪也远比周芷若熟练得多。

无论如何,既然杨过留下了如此强大的传人,也就说明他依旧有心传承门派,让古墓派插手江湖之事。

那么问题来了,后来的杨过哪去了?

或许与一位魔头的出现有关。

二、小龙女被擒

像杨过和小龙女这样的大人物,只要他们继续活跃于武林之中,就难免会卷入各种风波。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龙杨二人的武功都已经达到了五绝级别,即便他们卷入各种风波,又有谁能对他们造成威胁呢?

有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这话在《倚天屠龙记》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要说的可不是张三丰和郭襄这些后起之秀超越了杨过。

(张三丰剧照)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高手。

金庸在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

而那百损道人就活跃于这个时代,甚至从他那两个弟子玄冥二老愿意为汝阳王府卖命来看,当年的他多半也是蒙古人的走狗。

所以他会奉忽必烈之命前去对付杨过夫妇也就不足为奇了。

甚至以他那两个弟子的为人来看,他本人多半也是个贪色之徒,他早就听闻杨大侠的妻子小龙女是绝色佳人,又如何不想一窥究竟。

(道人剧照)

终有一日,让他遇上了落单的小龙女,小龙女生平最恨那些牛鼻子老道,双方一言不合便开打。

原本小龙女的武艺已经登峰造极,不惧任何强敌,奈何百损道人不同,他那玄冥神掌让小龙女防不胜防,那寒毒让她痛不欲生,就这样,小龙女被百损道人生擒了去。

杨过闻讯自然要去救回妻子。

三、同归于尽

百损妖道擒着小龙女,见杨过杀来,却也毫无惧色,反倒十分轻蔑的说了一句:“常听人说,‘神雕大侠’杨过是一等一的高手,是世人敬仰的大英雄,却不料也与贫道是同道中人,也爱这如花似玉的姑娘。”

他不知小龙女看起来十分年轻,尽管已经七八十岁,却也好似只有三十岁一般,是因为她常年修炼古墓派的心法,少思少欲,所以才会容颜不老,却因此误会杨过与他一般,也是那老牛吃嫩草的采花贼,当真是荒谬。

但事已至此杨过也没心思与他解释什么,见小龙女被那玄冥神掌折磨得奄奄一息,愤怒早已蒙蔽了他的双眼,他只挥掌杀向那妖道。

接着便是一场昏天暗地的对决,尽管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此时小龙女被擒,也恰好让他黯然神伤的情绪更盛,这掌法的威力又多了几分,但玄冥神掌终归属于是“魔法”功绩,杨过与那妖道接触的一刻,只觉得浑身无比难受。

(杨过剧照)

数百回合之后,双方都已经筋疲力竭,那妖道终于领教了“五绝”的实力,而杨过也早已毒入膏肓。

当百损道人倒下,杨过只拖着重伤的身体带着小龙女回到活死人墓,只是他早已无力为龙儿疗伤,就这样,他们双双殒命于寒玉床上,郭襄听闻杨过的死讯,不久后也因伤心过度郁郁而终。

如此一来,诸如“杨过之死”“郭襄为何中年早逝”“张三丰为何提到百损道人时也忌惮三分”等问题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只是金庸没有将后神雕时代的这段故事写成一本书,当真是遗憾。

0 阅读:98
耳东品文史

耳东品文史

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