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抵达彼岸的利剑

书卷道亦有道 2024-04-04 21:52:34

在你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这样的至暗时刻?为什么你没有被击倒?你凭借什么度过了这些逆境?

从读博士开始,我在美国和中国从事了20年的研究和授课工作,接触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他们来学习的首要诉求就是:让企业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穿越周期,基业长青。我一直在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各种逆境中依旧坚韧不拔地勇往直前。在对若干企业家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而成就了自我,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成就了自我,然后这个不断成长的自我令他们在商业领域中绽放光彩。因此,当把这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原为“人”的本质时,答案便逐渐清晰——韧性的力量。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韧性对每个人来说,无论年龄、职业和身份如何,都是我们持续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一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韧性 见证神奇的力量

韧性的定义

对很多人来说,韧性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从常识和经验的角度出发,我们会觉得韧性和坚毅、毅力、坚韧、柔韧等品格有一定的相关性。实际上,在学术领域,韧性已经成了心理学体系中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韧性(resilience)原本出自物理学的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在材料科学及冶金学中,韧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外力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其定义为材料在断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与体积的比值。“resilience”的常见中文翻译有“韧性”“恢复力”“复原力”“弹性”,本书中统一使用“韧性”这一术语。

韧性的特性

①韧性不止于“减负”。

大量过往的文献和我们的研究都发现,韧性越高的人,越能够快速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到平和与积极的状态。但韧性绝不仅仅是负面情绪的调节器。人们心理状态的构成和变化机制非常复杂,因此不能用二分法简单地把心理状态分成“健康”和“不健康”或“积极”和“消极”,也不能把良好的心理健康理解为没有或少有负面情绪。一个高韧性的人是一个整合的个体,是一个有高度协调能力的人,是一个能和压力共处的人。高韧性人群同样会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但是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调节能力让消极情绪释放、舒缓并消解,同时他们也能够自我激发和深化更多的积极体验,不仅能自我减压,还能享受快乐。从这个角度来看,韧性像是我们心理层面的免疫力,不仅帮助我们从疾病中恢复,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②韧性不止于“归零”。

在遭遇挫折之后,人的状态大致分为三种,我们可以用坠落的鸡蛋、纸团和乒乓球来做比喻。坠落的鸡蛋是最脆弱的,掉到地上就碎了,全无恢复的可能;纸团从高处落到地面并不会受损,而是仍保持原状,但也就此“躺平”;乒乓球被摔向地面后,反而会弹得更高。在不利事件面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状态是碎成一摊的鸡蛋,至少要成为纸团,最好是像乒乓球那样越挫越勇。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对应。如前文所述,在经历过重大创伤的很多年后,一些亲历者会一直活在阴影之中无法走出来,但是也有不少人从艰难中站起来,收获了重生般的生命体验。

③韧性不止于“品格”。

坚韧、坚毅、毅力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受到褒扬,每个人都能列举出诸多历史人物和英雄楷模的故事。当下,各领域杰出人士的传奇经历可能会让我们见贤思齐,但是其中有关韧性的部分并不讨喜,我们更愿意关注那些外显出来的风光无限的能力,而韧性往往被看作一种边缘特质。作为一种心理潜质,韧性有它的怪异之处:一个人的韧性高低是不能随意评判的,只有当人们经历过重大挫折回过头来复盘这段经历的时候,才有资格评判自己韧性的高低。因此逆境同时也是心理韧性最好的试炼场。换言之,逆境既是对心理韧性的检验,也是最重要的磨砺,这意味着韧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吃苦”,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我在长江商学院的教学研究经验表明,个人职业的成就、满意度和忠诚度都与韧性密不可分。韧性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多数人眼中,韧性并没有被看作一种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升,但是对于提升韧性,人们也有很多迷思,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进行“祛魅”。

④提升韧性不等于死扛,而是主动地应对。

对已经步入职场的成年人来说,我们更想要那些能够助力我们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能力,比如“领导力”“决策力”“沟通力”,而“韧性”和大众提到的“抗压力”“抗造”“耐撕”一样,似乎和人生中的不幸与挫折相关,却与核心能力相去甚远,甚至有的人还会不屑地说:“不就是忍,不就是死扛吗?时间会治愈一切。”然而,研究告诉我们,打造韧性不是被动地等待,让时间冲淡一切,而是人们从逆境中快速恢复,主动利用自己的可用资源,向内重拾信念,向外寻求社会支持的过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在看似无风无浪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韧性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容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境,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⑤提升韧性不等于吃苦,而是科学地“寻乐”。

苦难对于人的磨砺,在古代经典故事中就早有描述。我们熟知的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欲成大业,必有痛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然而对于韧性的打造,“大道理”并不足以指导实践,特别是在大量“成功学”“鸡汤文”充斥着媒体的当下。以往的大量文献和自主研究的结果显示:盲目吃苦不仅不能提高心理韧性,反而容易导致负面情绪,使得心理资本衰竭,甚至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心理韧性的打造不但不是自找苦吃,反而是要“寻乐”,积累更多积极的体验。具有韧性的人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遭遇逆境时从负值反弹回零度,以确保在不利事件或灾难中不受伤,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迅速恢复正确的心智认知,使自身达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由此而言,韧性的打造是激发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能量之源。

⑥提升韧性不等于习惯养成,而是系统地改变认知和行为。

很多有追求的职场人土都希望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健康饮食、持续阅读、定期锻炼、早起等。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并非一日之功,我自己也有多项坚持了十余年的习惯,令我持续获益。在本书中梳理出来的有关提升韧性的思维模型和工具包中你会发现,韧性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某个或某几个单一习惯的养成尽管能够让我们获益,但是如果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性的框架,不同的习惯就如同各自发力的部件,很容易造成效率的损耗和目标的失焦。我们常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能有这样的变化,在于连贯性目标的恒定,如果多个微小的习惯不能形成合力,其结果就会是要么难以坚持,要么在坚持中流于形式,为坚持而坚持。

更重要的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没有想清楚某个行为习惯的底层逻辑时,行动上的一味坚持往往会适得其反。就像沃顿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在《重新思考: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的力量》一书中论述的那样,坚韧不拔的人更容易深陷险境,并且更愿意在注定失败的任务中坚持到底。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坚毅的登山者更有可能在探险中丧生,因为他们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达顶峰。英勇的坚持和愚蠢的固执之间有时只有一线之隔。因此,行为改变离不开认知改变,提升韧性和认知升维是相辅相成的。尽管提升韧性可以从单一习惯切人,但是我们需要保持对系统性机制的觉知,这样才能让“韧性飞轮”持续转动,在人生的航程上行稳致远。

⑦提升韧性不等于自修,而是在关系连接中共同精进。

我们往往容易将从痛苦中恢复、身心灵的修炼看成纯粹个人的事情。很多企业家每年会选择到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闭关修炼。当然,远离尘世的纷扰确实能够激发人们新的感悟和思考,但是韧性的提升绝不仅限于个人心理层面的自修。人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我们一天中主要的时间都是在与他人无处不在的互动关系中度过的。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热切地盼望着经济生活尽快恢复和回弹,韧性的提升不应是少数人的修炼。在关系连接中提升韧性是必经过程,也是韧性从个人传导给他人和组织的价值所在。高韧性的领导者不仅要不断提升自我,也要持续激励他人、培养团队,从而共同精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高韧性的组织必然是一个高凝聚力的组织,一个高韧性的人也会让其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受到积极的影响。

文章节选自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张晓萌《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第一部分(分轮中心:韧性)

0 阅读:0

书卷道亦有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