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给你壹点料 2024-07-18 04:24:33

【温馨提示】因平台改版增加广告解锁功能,广告打开后您只需静等5秒钟,再点击右上角的 叉号 关闭广告,就可以继续免费阅读文章了,不会产生额外费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和苏轼这对“欢喜冤家”,一个力主变法,一个才华横溢,两人政见不合,经常在朝堂上你来我往,针锋相对。

可偏偏这两人又都是出了名的文坛大佬,私下里免不了还要“切磋”一番。有一回,王安石为了“教训”一下苏轼,特意给他出了一副上联,结果没想到,这上联竟然成了千古绝对,难倒了无数后世文豪。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王安石与苏轼的“孽缘”

在历史上,北宋文坛都是人才辈出,其中一个是王安石,另一个就是苏轼。王安石从小就很优秀,22岁就考中了进士,尤其是当了官后心怀天下,一心想着怎么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想要让大宋王朝重振雄风。而苏轼也是个少年天才,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他的文章豪放飘逸,读起来就感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跟王安石那种务实严谨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按说这两人,一个是政治大牛,一个是文坛巨匠,平时井水不犯河水,但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抬头不见低头见,再加上政见不合,二人之间的摩擦也是不少。

有一回,苏轼想去王安石府上聊聊天,切磋一下文学,顺便也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谁知他到了王安石家,却被告知王大人正在午睡。苏轼也不恼,心想:正好趁着这会儿工夫,去书房里观摩一下王大人的墨宝,说不定还能找到点灵感。

于是苏轼就大摇大摆地进了书房,然后一眼就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张写了一半的宣纸,上面写着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一看,心里就乐了:这写的是啥啊?菊花花瓣那么结实,怎么可能被风吹落满地?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看来这王安石也不过如此嘛。

想到这儿,苏轼那股“文人相轻”的小心思就冒出来了。他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在王安石的诗句下面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这两句诗,表面上看是在说秋天和春天的花不同,实际上是在暗讽王安石观察不仔细,写诗都不认真考证,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专业水平。

可想而知,当王安石睡醒后,看到苏轼在自己诗句下留下的“墨宝”,会是什么反应?

王安石睡醒后才慢悠悠地从卧室走到书房,原本打算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诗句,却一眼瞥见了宣纸上那两行刺眼的墨迹。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反复咀嚼着这两句诗,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就窜了上来。他怎么会不明白苏轼的言下之意?这小子,明着是续诗,实际上是在嘲讽自己观察不仔细,写诗信口开河。

“苏轼啊苏轼,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王安石在心里冷哼一声,一股怒气在胸腔中翻滚。他一把抓起桌上的镇纸,恨不得立刻冲到苏轼面前,好好理论一番。

可转念一想,王安石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什么身份,当朝宰相。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和一个后辈一般见识?再说苏轼这小子虽然说话不中听,但诗句倒也写得工整,也算是有几分才华。

想到这里,王安石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地把那股怒火给压了下去。他随手把那张写着诗句的宣纸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里,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苏轼则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王安石府邸。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一时兴起的“杰作”,已经在王安石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千古绝对背后的深意

转眼间就到了苏轼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任职的日子。王安石虽然和苏轼政见不合,但毕竟惜才,还是决定为他饯行。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王安石突然放下酒杯,看着苏轼,意味深长地说道:“子瞻兄才华横溢,我心中甚是佩服。今日你我即将分别,不如我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也算是不虚此行。”

苏轼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他早就听说王安石文才出众,今日有机会切磋一番,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他欣然应允。

王安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吟诵道:“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这句上联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上联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它巧妙地将数字和地名结合在一起,既有地理方位,又暗含数学逻辑,让人拍案叫绝。

苏轼也是眉头紧锁,手里不停地转着酒杯,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这“七里山塘”,说的是苏州城外的一处风景胜地,他当年游历江南的时候也曾去过,景色确实美不胜收。

可这“行到半塘三里半”又是什么说法?苏轼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字,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

他偷偷地瞄了一眼王安石,只见他正端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难道他是故意给我出难题,想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苏轼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他这人,别的都好说,就是有点好面子。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是对不出下联,那岂不是颜面扫地?

想到这里,苏轼更加不敢怠慢,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人见苏轼迟迟没有动静,便忍不住开口问道:“苏大人,您可是想出下联了?”

苏轼尴尬地笑了笑,打着哈哈说道:“王大人的上联实在是妙不可言,在下正在细细品味,希望能对出个精彩的下联,不辜负了大家的一番期待。”

众人听了,也都跟着附和起来,纷纷夸赞王安石的文采斐然,苏轼的才思敏捷,这场“对联大会”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但是只有苏轼自己心里清楚,他此刻的脑袋里,就好像一团乱麻,根本找不到任何头绪。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轼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这句上联,想要从中找到突破口。

突然他灵光一闪,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句上联,会不会根本就不是在考校对仗和押韵,而是在暗示着什么?

“行到半塘三里半……”苏轼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这会不会是王安石在暗示自己,仕途之路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路,将会更加艰难险阻?

想到这里,苏轼不禁打了个寒战。他抬起头,再次看向王安石,却见他依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在苏轼眼中,王安石的笑容却显得格外高深莫测。

乌台风波后的顿悟

后来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起伏,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开始重新审视王安石。

曾经,他是那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苏轼,是那个敢于直言进谏、不畏强权的苏轼。可如今他却成了一个被贬谪的罪臣,一个被世人唾弃的笑柄。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苏轼忍不住自问。他想起当年,自己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与其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他也想起那次在王安石府上的拜访,自己是如何自以为是地嘲讽对方的诗句。

苏轼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幼稚可笑。他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却不知自己看到的,不过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一小片天空罢了。

苏轼抬起头,望向窗外。只见狂风暴雨中,庭院里的菊花,已经被摧残得不成样子。原本娇艳的花瓣,如今零落满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狼藉。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王安石的那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猛然起身,走到窗边,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菊花。

他这才发现,原来菊花真的会落瓣,而且落瓣之后,那些金黄色的花瓣掉在地上,真的如同满地黄金一般,耀眼夺目。

他终于明白,王安石并没有说谎,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自己太过自以为是,太过浅薄无知,才会对对方的诗句嗤之以鼻。

那一刻,苏轼的心中充满了羞愧和懊悔。他终于明白,自己与王安石之间,差的不仅仅是政治立场,更是人生的阅历和心胸的宽广。

王安石可以包容自己的反对意见,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嘲讽,甚至在自己落难的时候,还能够出手相助。而自己呢?却只顾着逞一时口舌之快,却忽略了对方的良苦用心。

从那以后,苏轼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更加谦逊低调,更加沉稳内敛。他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得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为百姓办实事中去。

而那句“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的上联,苏轼最终也没有对出来。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从王安石的诗句中,领悟到了比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谦虚谨慎,方能行稳致远。

结语

王安石和苏轼,一个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们有摩擦,有碰撞,更有惺惺相惜。

那句“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的千古绝对,或许就是他们复杂关系的最好诠释。

人生之路,漫漫而修远。我们也能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故事中汲取到一些教训,学会谦虚谨慎,学会包容理解,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三言二拍》的《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2 阅读:82

给你壹点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